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13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20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27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672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35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合法性
【答案】政治合法性是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及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就是在价值或事实上,社会大众对政治秩序和政治体系的自愿认可、认同、同意和服从。
其维度有二:价值的与事实的; 公认的理想类型有三:意识形态合法性、程序合法性以及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认同信仰的“社群认同合法性”。不过,现实的合法性是上述合法性类型的不同程度的混合或综合的作用,要重视有效性在现代性的政治合法性中的地位,重视经济基础的合法性对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性地位。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权力秩序是否认同及其认同程度如何的问题。具有政治合法性意味着一种政治秩序或一个政权获得了人们的同意和自愿服从。合法性的基础是同意。缺乏同意,政府的统治只能依靠高压手段。
2. 政党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③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④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3. 一党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
4. 利益的构成要素
【答案】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按照这一定义,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
①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需要的无限
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和多样性。
②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由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基础性意义,它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其他生产,因此,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更多、更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③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5. 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答案】政治沟通分析模型是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政治沟通分析是指对政治系统获取、输送、存贮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展开的分析,它是根据自然科学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政治沟通分析以政治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反馈和自控原则对政治系统展开模拟研究,因此,政治沟通分析又称“政治控制论”。政治沟通分析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释政治系统行为的能力”,即检测政治系统在以信息为媒体控制环境过程中的能力。
6. 制度议会党团
【答案】议会内的政党组织主要体现为议会党团和党组。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成员进入议会以后会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而组成议会党团,以此来统一本党党员在议会内部的活动。议会党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会党团全体会议,负责选举议会党团的正副团长、主席和各委员会负责人。
7. 总统共和制
【答案】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与议会、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平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二元共和制”。总统共和制首先出现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8. 政治行为
【答案】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政治行为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政治行为的性质、主体、方向和方式。
①政治行为的性质受着政治关系性质及其内在矛盾的支配和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行为一般具有阶级性,受着阶级利益的影响和支配;
②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阶级、阶层、民族、各种政治组织、集团及集体等,只
要他们进行政治活动,都可以成为政治行为的主体;
③政治行为具有特定的方向,其方向是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与该行为实行的客观环境的统一,因此,政治行为的方向既含有人们的主观动机,又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④政治行为的方式即政治行为模式,它是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复杂构成。
二、辨析题
9. 政治管理就是行政管理。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政治管理行为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
(1)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行为,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一样,出发点在于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但是,政治管理实现这一利益和要求的方式和意义与政治统治行为不同,首先,它是通过实现特定的共同利益,来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的。其次,政治权力主体是通过协调不同的利益矛盾,规范和规制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来实现其利益和要求的。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这些协调和规范,为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实现提供了条件。
(2)政治管理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政治管理以协调纵向和横向的社会利益矛盾,规范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解决政治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同时,政治管理以实现不同意义上的社会共同利益,来实现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从而保持和保证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同一性。
政治管理的功能,实际形成了对于政治管理行为的社会衡量标准,这就是说,政治管理行为是否有效和有效程度,是以协调和规范社会利益矛盾和实现特定社会共同利益为衡量标尺的,纵向和横向的利益矛盾得以协调和规范的程度,特定社会共同利益得以实现的程度,成为衡量政治权力进行政治管理有效程度的标志。
(3)政治管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政治管理的过程,是把政治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实际社会结果的过翟。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协调、规范和解决不同利益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体现为具体的公共职能的承担和公共事务的处理。因此,实际而具体的公共事务成为政治管理的日常活动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对于政治生活中的人的管理,是对于社会成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制、组织、指挥、规范、监督和协调。
题目把政治管理理解为行政管理,没有深入阐明政治管理的本质规定性,因此是错误的。
10.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一党制。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