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题库

问题:

[单选]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

A . 经济危机的缓和
B . 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 .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 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低通滤波器能把高频噪声完全衰减干净。 三十多年前,中国几乎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现在收入的差距已经到了相当大的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目前中国居民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数值界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明贫富差距越大)已超过0.45的红色警戒线。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推动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蛋糕”已经做大,进入“共富”时代的条件已经具备。“民患寡亦患不均”,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艰难寻求平衡,是已经进入“共富时代”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实现“共富”? 见证人员由()的有关人员担任。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数控系统只能接受()信息,国际上广泛采用两种标准代码为()、()。 提升机的动力部分用得最广泛的是()。 电动机。 液压机。 柴油机。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