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眼科(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多选] 能养心阴的药物是()。

A . 人参
B . 玉竹
C . 麦冬
D . 百合
E . 黄精

患儿女,8岁7个月,因“面色苍白、咳嗽4年,加重伴血尿6个月”来诊。病程中反复咳嗽,偶有痰中带血,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眼睑水肿,进行性少尿。查体:BP90/65mmHg;贫血貌,眼睑水肿,无皮疹,无淋巴结肿大,肾区轻微叩痛。实验室检查:Hb65g/L;尿蛋白(++),RBC满视野,见红细胞管型;BUN5.6mmol/L,SCr154μmol/L;痰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伴网状模糊片状影。肾B型超声:双肾增大伴损害。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补体。 ANCA。 抗GBM抗体。 痰液中找含铁血黄素细胞。 胃液及尿液中找含铁血黄素细胞。 自身抗体(ANA、ENA、抗dsDNA.。 肾活检。 女性患者,46岁,因伸舌、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腹泻便秘交替,腹痛腹胀,心悸气短求治。消瘦,面部表情丧失,鼻尖似鹰喙,手呈爪状。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数。中医证候诊断:()。 A.寒湿入络证。 气滞血瘀证。 脾肾阳虚证。 阴虚血燥证。 心阳不足证。 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9/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274mmHg,PaCO248mmHg,SaO2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下一步处理措施是()(提示:血GM试验0.7。患者咳嗽、气喘,并出现咯血,咯出暗黑色分泌物,呈胶冻状,伴有坏死肺组织;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上肺病灶内空洞增大,内壁有小结节,右下肺病灶内小空洞形成。) A.复查GM试验。 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 手术探查。 继续观察。 抗结核治疗。 抗病毒治疗。 肺痨出现咳痰带血,烦热咽干等肾虚肺燥证时,首选() 紫菀散。 补天大造丸。 百合固金汤。 保真汤。 大补元煎。 能补胃阴的药物是()。 山药。 黄芪。 石斛。 黄精。 北沙参。 能养心阴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