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9202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

【答案】(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近几年,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②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

③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在就业问题上,一些人的就业观念仍然滞后,缺乏到基层和农村择业创业的积极性,或者不从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即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更需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 ①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职业活动不仅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IV 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

b.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择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人们在择业时应首先明确的。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鹜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c.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②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a.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还能

帮助别人就业。

b.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苦磨难多。因此,只有创业的思想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勇于创业己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目标。

c.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的问题上除了要具有立足创业、勇于创业的思想准各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2.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答案】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仟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山。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山。”其含义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者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⑤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公民获得国家赔偿作出了具体规定。

⑥社会经济权

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

⑦文化教育权

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包括受教育权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⑧特定主体权利

我国宪法除对公民所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明确规定外,还对特定主体设置专条,给予特定保护。宪法中的这些特定主体具体是指妇女、离退休人员、残废军人、残疾人、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等。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义务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并与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每一个公民都要树立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同一切损害祖国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斗争。

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巩固的国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义务。

⑤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以公民自觉性为基础,但又带有强制性,所有纳税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⑥其他义务

除上述义务外,我国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 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答案】(1)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②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