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之《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性规律有哪些方面?
【答案】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性规律有:
(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有组织地运用经济援助的手段,解决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保障需求,这就使得其必然要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任何超越时代的社会保障措施都将导致物极必反的结果,任何落后时代的社会保障措施亦因不能真正解决其应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而导致社会危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社会保障的目标首先是为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服务的,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它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
(2)刚性发展规律。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实践,都揭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刚性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即社会保障项目往往能增不能减、社会保障待遇往往能升不能降,否则,便会遭到获益阶层的强烈反对,甚至酿成大的社会危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不仅在于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而且还在于现代社会保障是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同时其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体系会不断地膨胀。
(3)协调发展规律。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规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①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一方面,项目内容应当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项目之间的水平应当协调发展。
②社会保障各子系统之间应当协调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虽然保障对象不同、保障内容有别、保障待遇也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协调的体系,在发展中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 否则,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甚者会激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
(4)多样化发展规律。社会保障的多样化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
①项目体系多样化。如有的国家具有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而有的国家却只有简单的社会救助及民间福利项目; 有的国家将住宅、教育等均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有的国家却将上述内容排除在外。因此,在基本保障项目相近的条件下,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体系在现阶段的发展表现为多样化。
②管理体制多样化。既有由一个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全国社会保障事务的,也有由多个部门分工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 既有完全由官方机构管理的,也有由私营机构参与管理的等等。全世界并无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只有各国认为适合本国的管理模式。
③实施方式多样化。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实施中,既有官方直接组织实施的. 也有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实施的,还有官民结合的实施方式。因此,国际上并无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模式。
④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和社会保障支出渠道的多样化等,也是社会保障多样化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2. 为什么说在危机时期增加社会保障是经济增长本身的需求?
【答案】在危机时期增加社会保障是经济增长本身的需求是因为:
(1)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影响的
①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物质保证,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等都依赖于经济增长。
②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反作用,它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还可以通过影响储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因素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当然,这种反作用也可以是负面的。
(2)在危机时期增加社会保障是经济增长本身的需求
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扩大财政开支,刺激需求增加。各国政府把扩大社会保障规模作为增加需求的重要途径,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调节社会需求,调节消费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在萧条时期自动释放需求,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经济高涨时期,自动缓解需求压力,有助于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而起到平抑经济周期的作用。
3. 在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补偿方式中,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总额预算制分别是什么含义? 二者对于医疗服务机构控制费用的激励效果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答案】(1)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总额预算制的含义
①按服务项目付费
按服务项目付费是医疗保险最传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费用支付方式。它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机构上报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量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在具体操作上,它可以先由医疗单位付费后再与医疗保险机构结算,也可以先由患者垫付再从医疗保险机构报销部分或全部。其特点是费用支付发生在医疗行为之后,数量上没有限制,只与服务多少有关,属于事后补偿性质。
②总额预算付费制
总额预算付费制指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服务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死亡率、医院的规模、服务数量和质量、设备设施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和测算后,按照与医院协商确定的年度预算总额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这种付费方式的特点是,医疗机构必须为前来就诊的被保险人提供合同规定的服务,自负盈亏,所以又称为总额预算包干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采用这种付费方式。
(2)二者对于医疗服务机构控制费用的激励效果存在的差异
①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具有实际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但由于医疗机构的收入同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直接相关,医疗机构因此具有提供过度服务甚至虚报的动机。同时,第三方付费的事实亦使医患双方缺乏费用控制机制,从而容易造成医疗浪费等结果。
②总额预算制的特点是,一旦按某种标准确定了总预算,医院的收入就不能随服务质量的增加和病人住院日的延长而增加,但同时医院必须为前来就诊的所有被保险人提供预先规定的服务,若全部服务费用超出了年度总预算,医疗保险机构不再追加支付,亏损由医院自付。这种支付方式能够使医疗保险机构较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4. 如何理解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福利的关系?
【答案】老年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年人生活、维护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它作为养老保险的延续和提高,在解决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己经不满足于对养老金的需要,而是对社会福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年人福利构成了许多国家社会福利中的主体内容。在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人口流动加剧和观念变化等情形下,老年人问题便日益由个人或家庭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老年人福利正是解决老年人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
(2)老年人的福利需求
①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
人进入老年后,面临的最突出的间题还是收入中断或减少所带来的经济问题,从而使经济保障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必要保障。
②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
人生进人老年阶段后,生理功能衰退,患病的几率增加,影响其行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因此,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尤显迫切。
③老年人的情感保障需求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下,许多老人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老年人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情感保障。
④老年人的服务保障需求
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生活自我照料能力也会下降,从而特别需要有相应的生活照料服务等。
⑤老年人的其他保障需要。如教育培训亦会有新的需要; 同时,在脱离原有的工作环境后,老年人亦需要参与娱乐及其他社会活动。
综上,老年人对生活保障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需要一个健全完备的社会福利系统。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老年人福利事业必定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项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