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60会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是因为,有时候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因此,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应反映其经济实质。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从法律形式来看,其所有权尚不属于承租企业,但从经济实质来看,该资产受承租企业实际控制,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承租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否则就不能真实反映该项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2. 前期差错
【答案】前期差错是指本期发现的前期会计差错。前期差错是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要的或者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另一类是不重要且非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判断。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3. 当期法
【答案】当期法,是指对某类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将其计入变更当期的损益,且不必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但为了使报表具有可比性,需要报告备考数据。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
4. 最低租赁付款额
【答案】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
,加上由承和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但是,如果承和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
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订立的购买价格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包括在内。
资产余值是指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5. 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一般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但是,必须注意下面两个问题:①在预计使用年限结束时,应避免固定资产净值大于预计净残值; ②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应避兔固定资产期末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
6. 商誉
【答案】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核算商誉价值主要有收益现值法、收益资本化法和总价评价法三种方法。
商誉的特点如下:
(l )没有实物形态;
(2)商誉融入企业整体,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其他各种可辨认资产分开来单独出售; (3)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难以用一定的方法或公式进行单独的计价;
(4)在企业合并时,可确认商誉的实际价值,但它与建立商誉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
7. 其他应收款
【答案】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存出保证金等以外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包括各种应收赔款、备用金、应收包装物和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企业发生的拨出用十投资的各种款项,在尚未进行投资之前,属于企业的其他货币资金,不属于其他应收款的范围。
8. 利润表
【答案】利润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一种财务报表。在利润表卜,
,并求出报告期的利润额。利要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广义)与所有费用(广义)
用利润表,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投资效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趋势。
9.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答案】(1)公允价值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规定,公允价值是指计量日转让资产所收到的金额或转移一项负债所付出的金额。
(2)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资产的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产时所实际付出的代价,即取得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负债的历史成本是指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3)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表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比较
10.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答案】(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在日常会计处理中,营业收入可分为:
①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②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
(2)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以及罚款收入等。企业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简答题
11.简述会计基本假设含义及内容。
【答案】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组织和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或者说必须首先明确和解决的基本问题。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1)会计主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