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影响植物生长的五大生态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解析】植物的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及人类的活动等方面。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因素)”,影响植物生长的生态因子包括以上植物环境中的各个因子,即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 行道树在我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答案】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花园林荫道

【解析】在行道树的应用上,目前中国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花园林荫道”等形式,大都在道路的两侧以整齐的行列式进行种植。

3. 树木依枝茎生长习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立生长;攀援生长;匍匐生长

【解析】树木依枝茎生长习性可分以下3类

:直立生长,茎干以明显的背地性垂直地面,

攀援生长,枝直立或斜生于空间,多数树木都是如此,在直立茎的树木中,也有些变异类型;

茎长得细长柔软,自身不能直立,但能缠绕或具有适应攀附它物的器官(卷须、吸盘、吸附气根、钩刺等),借它物为支柱,向上生长,在园林里,把具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木本植物,统称为木质藤本,简称藤木

;匍匐生长,茎蔓细长,自身不能直立,又无攀附器官的藤木或无直立主干之灌木,常匍匐于地生长,匍匍灌木,如偃柏、铺地柏等,攀援藤木,在无物可攀时,也只能匍匐于地生长,这种生长类型的树木,在园林中常用作地被植物。

4. 先花后叶的花木有(叶前开花):_____、_____、_____。

【答案】腊梅;梅花;迎春

【解析】腊梅、梅、紫荆、白玉兰、山杏、山桃、樱花、苹果、海棠花、贴梗海棠、迎春、连翘等都是先花后叶的花木,其花芽分化是在前一年夏季进行,花各部分原基形成后花芽转入休眠,第二年春季即可开花。又由于这些花木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因此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它们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气温对叶芽来说,还不能满足它生长的需要,所以仍然潜伏着,待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满足其生长需要时,叶芽才开始萌发,于是就出现了先开花后长叶的现象。

5. 旱生树种特点:_____、_____。

【答案】蒸腾量减少(缩小叶面积,角质层,蜡质);根系发达

【解析】旱生树种指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能生长的树种,具有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有三个特点

:根系通常极为发达

;叶片针状或退化为膜质鞘状,一般叶面具

渗透压较高,

一般有个大气压。如有发达的角质层或腊质,即使长时间干旱也不枯萎

相思树、马尾松。

6. 植物花芽分化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型;当年分化型;年内多次分化型

【解析】花芽分化开始时期和延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树种与品种、地区、年龄等的不同而异。根据不同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夏秋分化型

;冬春分化型

;当年分化型

;年内多次分化型。

7. 夏景树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夹竹桃;红花繼木;栀子;石榴;木槿;紫薇;广玉兰

8. 花芽分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性细胞形成期

【解析】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不同树种其花芽分化过程及形态指标各异。

9. 常见的香花树种有_____、_____等。

【答案】栀子花;桂花等

【解析】常见的香花树种有:桂花、梅花、珠兰、水仙、兰花、腊梅、米兰、玫瑰、荷花、栀子花等。

10.常见的耐水湿树种有_____、_____等。

【答案】池杉;水松等

【解析】耐水湿树种是指能够耐水、耐潮湿环境的树种,常见的有:落羽杉、水松、重阳木、乌桕、无患子、栾树、水杉、喜树、池杉、枫杨、楝树、湿地松

11.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答案】起(掘)苗;装运;定植

12.双色叶树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银白杨;胡颓子;栓皮栎;青紫木

【解析】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在微风中就形成特殊的闪烁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为“双色叶树”。例如红背桂、银白杨、胡颓子、栓皮栎、青紫木等。

二、名词解释

13.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分布等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人类的活动等。

14.温周期

【答案】“温周期”是指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以表现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如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开花结实。植物的温周期特性与植物的遗传性和原产地日温变化的特性有关。

15.光补偿点

【答案】“光补偿点”指光强减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树木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6.庭荫树

【答案】“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直射和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其主干高度应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一般无固定的规定而主要视树种的生长习性而定。由于常用于建筑形式的庭院中,故习称为庭荫树。

17.喜盐植物

【答案】“喜盐植物”指以不同的生理特性来适应盐土所形成的生境,能在土壤含盐量为1%, 甚至在超过6%NaCl浓度的环境中生长正常,且能吸收大量可溶性盐类并积聚在体内,细胞渗透压高达40〜100个大气压,高浓度的盐分已成为其生理上的需要的一类植物。如黑果枸杞、梭梭等

18.行道树

【答案】“行道树”是指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路旁栽植的树木。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期持续的时间短,花果不污染街道环境,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暴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深。

19.植物群体

【答案】“植物群体”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集体。按其形成和发展中与人类栽培活动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自然形成的,称为自然群体或植物群落;另一类是人工形成的,称为人为群体或栽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