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神经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感染并能够在脑脊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的阶段是()

A . 后期
B . 潜伏期
C . 早期
D . 中期
E . 早、中、后三期

男性,24岁。在38℃炎热气候下抢修塌方公路12小时后晕倒。主诉口渴难忍,眩晕,全身无力,恶心。查体:体温40℃,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0/70mmHg,体重60kg。烦躁、浅昏迷。口腔黏膜及皮肤干燥,尿少。实验室检查:血Na+160mmol/L,BUN8.4mmol/L,血浆渗透压340mmol/L,尿比重1.040。在补液治疗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 A.不可过速、过量,以免高渗状态降低过快,引起等张性脑水肿。 先补5%葡萄糖溶液,脱水基本纠正后给予0.45%低渗盐水。 体内总钠量实际上仍有减少,故应适当补钠。 有缺钾需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碱中毒时几乎都伴低血钾症,同时补给氯化钾,才能纠正碱中毒。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中期主要表现是() 脑膜炎症状。 脑炎症状。 发热,腓肠肌压痛。 脑动脉炎症状。 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能力各异,其代谢产物不同,具此特点可鉴定细菌。无动力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沙门菌。 爱德华菌。 鼠疫耶尔森杆菌。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首选治疗药物是() 吡嗪酰胺。 四环素。 青霉素G。 皮质类固醇。 两性霉素B。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5种,他们感染的人群和所致疾病有所不同。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感染并能够在脑脊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的阶段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