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条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含临床和预防)的效果。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对解除病痛,提高生存率的效果。 评价干预措施实施后对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男性,35岁,中度哮喘患者,就诊时下列指标中对于判断哮喘严重程度更为准确的是() 心率加快(105次/分)。 房性期前收缩(2次/分)。 血压升高(148/91mmHg)。 奇脉(10~25mmHg)。 房室传导阻滞。
男性,66岁,吸烟30年,因咳嗽、咳痰、喘息10年,加重伴心慌、尿少、双下肢水肿3天来诊。查体:口唇发绀,双肺散在干湿啰音,肝肋下2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以下检查结果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是() A.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 B.胸片示:双上肺陈旧结核病灶。 C.心电图示:紊乱性房性心律失常。 D.血气分析:PaCO240mmHg。 E.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 更适合采取双盲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的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 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 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
男性,40岁,喘息发作5小时入院,为鉴别是否为上气道梗阻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拍摄X线胸片。 支气管镜检查。 胸部CT。 判断哮鸣音发生于呼气相还是吸气相。 描绘MEFV。
增强扫描动脉早期,脾脏多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