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89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凯恩斯经济学中包含着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其主要表现在哪些力一面?

【答案】凯恩斯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新对策,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的确当之无愧。但是,另一方面,凯恩斯革命并未使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截然对立,凯恩斯经济学中包含着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其主要表现如下:

(1)古典经济学推崇竞争性的市场制度。凯恩斯革命并未革这个“竞争性市场制度”的命。凯恩斯只是认为这个市场制度有缺陷,需要改善。凯恩斯考虑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如何摆脱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威胁。就以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为基础讨论经济问题而论,凯恩斯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完全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2)凯恩斯经济学采用的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是一致的。古典经济学的结论是经济均衡。在古典经济学中,均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凯恩斯经济学的结论是经济的非均衡,但凯恩斯对经济非均衡的研究仍然采用了均衡的分析方法。

(3)古典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理论被凯恩斯经济学直接采用。如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曲线、投资曲线、交易货币需求等。

(4)凯恩斯经济学虽然以批判作为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萨伊定律为己任,但并没有对萨伊定律全盘否定,而是把它置于自己所创立的经济学通则中的特例位置上,这应该说是一种理论的发展。

2. 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技术内生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和劳动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是指熟练劳动,用正式教育和在职培训等受教育时间长度来表示,而知识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熟练程度,它在模型中用人力资本来表示; 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新设备、新原材料等物质产品之上的先进型技术,它在模型中用技术水平来表示。

(2)知识进步是累积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一国长期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结果,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累积性的。一国要取得经济增长的成就,必须重视知识进步与知识的累积。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之所以比不发达国家具有优势,正是因为其人力资本存量大大超过不发达国家。

(3)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同样是经济增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进步需要激励机制,

知识积累也需要激励机制。在经济增长中,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或技术的先进程度通常可以用获取专利的数目来表示,专利越多,技术的先进性就越明显,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3. 高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把一定时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易量相乘后相加,可得到某一时期的价格总额。选一个时期为基期,购买同等量商品的本期价格总额除以基期价格总额就得到本期的一个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反映了本期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因此,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需支付的货币数量的多少,或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多少的指标。

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它衡量的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是反映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大小的指标。

4.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答案】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 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

(1)IS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LM 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图IS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LM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所示,当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图 LM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5. 什么是补偿性财政政策,为什么这种财政政策被称为斟酌使用或权衡性财政政策?

【答案】(1)西方经济学者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例如,当认为总需求水平很低,即出现经济哀退时,政府应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需求; 反之,当认为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即出现通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以抑制总需求和通胀。前者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2)究竟何时要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何时要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形势加以分析和权衡,斟酌使用。因此,这种补偿性财政政策就被称为斟酌使用或权衡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

6. 为什么要讨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

【答案】在IS-LM 框架中,引起IS 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等的变动都会使IS 移动,而实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都会使LM 移动,这些移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例如,政府减税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消费支出水平就会上升。再如,汇率变动,比方说本国货币贬值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净出口增加,IS 曲线也会向右上方移动。同样,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或减少名义货币需求,或者在货币名义供求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都会使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在诸多使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中,西方学者特别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地表现出财政政策的效果。同样,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并且不同斜率的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相交,可清楚表现出货币政策的效果。

因此,西方学者常常用IS-LNI 模型作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的简明而直观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