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实行了土地改革。 组织了人民公社。 发动了“大跃进”。 实施了“一五”计划。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切削高温合金的刀具切削刃要锋利,要求()。 后角要大些和使用正前角。 后角要小些。 使用负前角。 有较大螺旋角。
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