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急性期有水疱无渗液时选用()。 高锰酸钾溶液。 炉甘石洗剂。 氧化锌油。 糖皮质激素糊剂。 硼酸氧化锌。
9岁农村小学学生,发热,体温38.5℃,并伴有干咳,无痰,无咽痛,在当地接受抗生素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能坚持上学;发病第5天病情加重,体温持续39℃以上,咳嗽加重,精神差;发病第6天转入省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发病前从未有病死禽或其他禽类暴露史,但同班有9名同学先后发生与其类似的临床表现。入院时查体:T40℃,P136次/min,R30次/min,BP100/53mmHg。急性病容,呼吸稍促,意识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双侧颈部、腹股沟区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无压痛、粘连、皮肤发红及瘘道形成。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136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无亢进及减弱,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为2.8×109/L,中性粒细胞0.52,淋巴细胞0.40,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9×109/L。胸部X线检查发现左上肺野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右上肺野内带见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该患最可能的诊断为()。 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炎球菌肺炎。 流行性感冒--肺炎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 气病。 气少。 气衰。 气胀。 血瘀。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定义是()。 直接增强宿主抗肿瘤的反应。 通过减少抑制性机制而间接增强了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增强宿主对细胞毒物质造成损伤的耐受能力。 预防或逆转细胞转化,或促进不成熟肿瘤细胞的成熟。 以上具备任一条件即可。
颅骨和软组织MRI检查中,正常情况下不能单独显示哪一层() 头皮和浅层组织,呈中等信号。 呈高信号的皮下脂肪组织。 内、外板无信号。 帽状腱膜是低信号。 呈高信号的板障骨髓。
对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炎症治疗好转后的一个首要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