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工商大学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810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有了外模式/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

【答案】×

【解析】有了外模式/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2. 数据库操作中防止死锁的方法是禁止两个用户同时操作数据库。( ) 【答案】

3. 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 )

【答案】×

【解析】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只能取自同一域中的数据。

二、简答题

4. 分析传统RDBMS 的哪些技术应该在非关系数据管理系统中继承和发展。

【答案】传统RDBMS 的一致性和ACID 特性在非关系数据管理系统中继续和发展。

5. 什么样的并发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答案】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指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的调度策略。

6. 举例说明关系模式和关系的区别。

【答案】关系模式是静态的,关系是动态的。对于常见的二维表,关系模式通常指的是二维表的表头,即有哪些列构成,每个列的名称、类型、长度等。关系通常指的是一张表的具体内容,因为表经常进行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关系可能不一样。

7. 什么是大数据,试述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答案】(1)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IT 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

(2)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如下:

①大数据的首要特征是数据量巨大,而且在持续、急剧地膨胀。

②大数据异构的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表示和语义解释多样。

③大数据具有快变性也称为实时性,一方面指数据到达的速度很快,另一方而指能够进行处理的时间很短,或者要求响应速度很快,即实时响应。

④大数据的价值是潜在的、巨大的,大数据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还具有科学价值。这是大数据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8. 解释强制存取控制机制中主体、客体、敏感度标记的含义。

【答案】(1)主体是系统中的活动实体,既包括DBMS 所管理的实际用户,也包括代表用户的各进程。

(2)客体是系统中的被动实体,受主体操纵,包括文件、基表、索引、视图等。

对于主体和客体,DBMS 为它们每个实例(值)指派一个敏感度标记(Label )。

(3)敏感度标记被分成若干级别,例如绝密、机密、可信、公开等。主体的敏感度标记称为许可证级别,客体的敏感度标记称为密级。

9. 设T 1、T 2和T 3是如下事务:

设A 的初始值为0。回答以下问题:

(1)若3个事务允许并发执行,则有多少种可能正确的结果,请分别列出来。

(2)请给出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并给出执行结果。

(3)请给出一个非串行化的调度,并给出执行结果。

(4)若3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请给出一个不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5)若3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请给出一个产生死锁的调度。

【答案】(1)4种可能的结果,分别是

(2)—个可串行化的调度如表1所示,执行结果为

(3)—个非串行化的调度如表2所示,执行结果为

(4)

锁的可串行化调度。从中看到,按照

是一个不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表1 —个可串行化的调度 顺序运行的一个不产生死

若3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如表3所示是按顺序执行的结果A=4完全与串行化调度相同,所以

表2 —个非串行化的调度

表3—个按顺序运行的不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