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心理诊断阶段,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求助者的资料?
【答案】在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可以从以下方面收集:
(1)主诉。
(2)家属报告。
(3)摄入性会谈。
(4)临床观察。
(5)心理测验。
(6)作品分析。
(7)其他。
2. 简述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对人格结构的划分。
【答案】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1)本我(id )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由于本我不能直接同外部世界接触,其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人格结构完全属于本我。
本我的特性:①无意识的,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
②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 )的贮藏库;
③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
(2)自我(ego )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自我的特性:
①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其主要为意识的; ②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
③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
④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自我可以说是同时在侍奉三个严厉的主人:超我、本我和现实。
(3)超我(superego )
超我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超我的特性:
①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②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亦被认为是遵循至善原则;
③可分为自我理想一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一一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④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3种构成: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交互作用着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有限的表现。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3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
3. 请写出合理情绪疗法在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每种方法中包含的技术。
【答案】合理情绪疗法在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常用技术是产婆术式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认知性家庭作业,主要有RET 自助表或RSA 情绪性家庭作业,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
(4)其他方法,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练,脱敏治疗。
4. 请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
【答案】求助者中心疗法的7个阶段主要有:
(1)第一阶段:来访者已对自身和外界形成固定看法,对内心的直接体验十分生疏,产生难以改变的愿望。
(2)第二阶段:对与己无关的问题来访者能发表意见。
(3)第三阶段:来访者感到被治疗师接受,消除顾虑,能更自由谈论自己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4)第四阶段:来访者开始述说当前的事情和体验并作出解释,初步探索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
(5)第五阶段:此时来访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并找到真正的自我。
(6)第六阶段:是转变的关键阶段,来访者不再把自我当作客体。
(7)第七阶段:来访者可以对感情作直接、积极而充分的体验,对自己抱有接纳的态度,自我变得和谐一
致。
5. 针对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系统脱敏法,请写出其原理。
【答案】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即把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6. 在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咨询目标的特征主要有:
(1)属于心理学性质。
(2)积极。
(3)具体或量化。
(4)可行。
(5)可以评估。
(6)双方共同商定。
(7)多层次统一。
7. 准确的共情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共情指的是治疗者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需求、痛苦等心理活动的心理历程和能力。共情的两个步骤主要有:
(1)准确地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从来访者的角度看待事物;
(2)以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精神世界的理解。然而,表达若选择时机不当,或缺乏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则可能对治疗产生破坏性影响。
8. 如果对求助者使用理性情绪治疗,请简述该方法的操作过程。
【答案】理性情绪治疗的操作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向求助者解释ABC 理论,明确求助者的ABC 。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的核心理论。A 代表诱发事件,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 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该求助者的诱发事件是丈夫出轨,求助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现实是冷酷无情的,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继而导致个体情绪郁闷、烦躁、易发脾气、行为冲动,工作积极性下降等等一系列后果。
(2)领悟阶段,帮助求助者认识到情绪困扰来自于自己对事件的评价而不是事件本身。 首先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找到求助者的灾难化思维。
(3)修通阶段,运用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等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
(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冶疗所取得的效果,使求助者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