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答印度电视所受到几方面的挑战。

【答案】20世纪80年代加快了发展步伐,增加发射台和转播台,积极推行卫星广播计划,先后发射了1A , 1B , 1C , 1D 等通信卫星,完成了卫星电视对全国的覆盖。1995年还开办了国际频道,通过亚洲一号卫星覆盖36个国家。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印度电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1)80年代后期以来家庭用卫星接收装置越来越普及,外来电视的影响正在扩大

一些外国电视台的节目,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NN )、香港卫视台、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视台、亚洲广播网、亚洲电视网等利用卫星直播手段进入印度,受众数量逐年增加。对此印度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加以控制,1995年的有线电视法案规定,任何加密频道的节目都必须经过印度有关当局审查,国外电视公司的播出受到严格制约。

(2)印度国内有线电视也对印度广播公司形成挑战

它们靠转播国外节目夺取观众,其最强劲的对手恐怕要数印度Zee 多媒体公司了。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有线一卫星电视企业,拥有九个有线电视频道和1860万户有线与卫星电视用户,Zee 电视网的观众超过了10万户家庭,而印度电视台只有3.5万户家庭。Zee 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增长了48,卫视台增长了20,而印度电视台从1997年到1998年只增长了15%

2. 列举几个智利用西班牙文出版的重要报刊,并作简要介绍。

【答案】(1)《信使报》

《信使报》1827年创办,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宗旨为“独立、客观、充分”地报道新闻。每天出版50版左右,行销全国,周日出120版,销量比平日增加一倍。该报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安托法格斯塔、卡马拉出版不同的地方版。“报纸的内容广泛,重视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 经济消息信息量大、时效快,每天提供的最新数据为工商界所必读”。广告收入约占全国报刊广告费的70。除首都版外,还发行外地版。为爱德华兹家族所有。

(2)《第三版时报》

《第三版时报》1950年创办,是智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属于智利报业公司所有,由卡西尼财团控制。是一张四开小报,每天出40多版,刊登的政经新闻简短,社会新闻多,为广大中产阶级代言,深受中下层人士欢迎,对政治事件常持客观报道的态度。

(3)《埃尔西利亚》周刊

《埃尔西利亚》周刊。创办于1933年,是智利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每期出版70页左右,有

时甚至多达100页左右,1976年8月为曼努埃尔·克鲁萨特·拉腊因财团所有。终篇为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而斗争。

3. 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新闻新秩序之争中,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主张?

【答案】(1)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秩序论争的起始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从其自身的演进历程来看,可以1976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①论争的第一个阶段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和不平等问题。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讨论经济合作纲领时,也把新闻传播问题提了出来。197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与发达国家的代表进行了交锋。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讨论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指示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会后组成“国际交流间题研究委员会”。论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②论争的第二个阶段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通过《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为促进人权以及为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反对煽动战争作贡献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新闻交流和记者自由权利问题。“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克布赖德提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交流与社会今天和明天》。1981年,二十多个发达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召开会议,通过“塔鲁瓦宣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讨论并制定了1985-1989年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中期计划。1985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年底,英国也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英两国的退出,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进程。1987年6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通过了《哈拉雷宣言》,呼吁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2)论争的实质

当今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论争,实质在于: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非殖民地运动即反帝、反殖民斗争的继续和深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反对少数西方控制斗争的继续和深入。

4.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新闻出版业所受到的控制。

【答案】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人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次重要的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

和进行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突破封建限制,纷纷出版报刊、书籍小册子,宣传民主自由思想,动员民众,推进革命进程。

这一时期出现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为西方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向“自由主义理论”过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同时,统治者对新闻出版业的控制也贯穿始终。

(1)革命前的言论限禁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进行的。16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宗教改革的推进,反对封建工权和国教(与封建工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书籍和小册子纷纷出现。为了阻止新思想的传播,封建统治者加强了出版管制。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院(即“星法院”),以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1625年查理一世即位后,“星法院”对自由出版活动的惩罚更加严酷。一些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因编写、出版宣传性的小册子而被捕。他们被绑在示众枷上,当众鞭打,并被割耳,投入监狱。

(2)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出版特许制的废除,英国的报业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18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日报。最早的日报是1702年创办的《每日新闻》。但受英国当时的政治局势的影响,这些报刊(除了接受政府津贴的)大多于1712年前后停刊。

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是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建立了大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共同掌权的君主立宪国家,英国革命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告终。因此,资产阶级报业所承受的栓桔并没有完全解除。加上“报刊的新威力”引起了“政府的不安”,政府必然采取多种手段控制报业。政府控制报业的主要手段有三种:

①征收“知识税”。1712年5月16日,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对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该法案同时规定征收纸张税和广告税。印花税、纸张税和广告税被统称为“知识税”。“知识税”是英国政府的新发明,此举既可为政府增加财源,又能达到寓禁于税的目的。

②实行津贴收买。为了控制舆论,英国政府常采取贿赂记者和津贴报纸的做法。津贴费用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成为其宣传经费一部分,由此形成“津贴制度”。

③运用法律制裁018世纪英国法律对出版事业制裁的名目包括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和总逮捕令。

由于政府采取上述种种限制性的手段,致使报刊,尤其是言论开放的自由报刊备受压抑,并在短期内大量停刊。

5. 简述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职能。

【答案】(1)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是管理美国广播电视及通信事业的机构,根据《美国通讯法》成立于1934年,以取代1927年成立的联邦无线电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