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电信级802.11n无线接入点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无线接入点,IEEE;802.11;CAPWAP绑定协议,无线资源管理,无感知认证,EAP-SIM认证

  摘要

802.11n是代替传统802.11a/b/g的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电信级无线接入点有着成本低、部署快、传输能力强的优点,是运营商无线网络的主要设备,两者结合将极大的缓解目前移动蜂窝2G、3G乃至未来4G网络数据过载的困境。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国外此方面已经展开研究工作,初步验证了无线接入点数据分流的设想;国内电信级无线局域网业务虽然需求强劲,但发展遭遇瓶颈,主要原因是(1)无线环境恶化,极大的降低了网络传输速度;(2)接入流程复杂,使用过程中频繁掉线。上述原因迫使用户放弃无线局域网,转而使用蜂窝网络,加重宏网数据压力。 本文针对环境恶化导致无线传输速度低的问题,从802.11n协议角度重新定义“广义无线资源管理”;在CAPWAP协议基础上,针对18项资源参数,利用IEEE 802.11 CAPWAP绑定协议进行无线资源管理;实现WLAN网络无线接入点分布位置的确定方法,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环境干扰;之后,又提出动态20/40MHz频宽调整方法,实现了环境干扰与带宽分配的动态平衡。利用上述方法实现的无线接入点管理业务软件在工程实验环境中获得相比传统软件2.3倍速度提升的结果,达到了研究预期目标。 针对接入流程复杂和频繁掉线的问题,定位传统WEB Portal认证过程中的问题原因,提出了简化接入流程的“无感知认证”概念;将802.11接入过程细分为“开放认证”、“IEEE 802.1X架构认证”、“RADIUS服务认证”和“IEEE 802.11i密钥管理”四个阶段;操作“开放认证”802.11 Beacon帧消息元素,使接入过程绕过PSK方式,直接进入EAP认证阶段;依据无感知认证的标准,在EAP-SIM、EAP-TLS和EAP-PEAP中选择前者实现无线接入点的接入业务软件。通过手机终端的实验测试,接入过程所需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30秒左右,简化了流程,基本杜绝频繁重新认证,解决掉线问题,达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