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主课卷)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萧友梅以( )一文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

A. 《中国古代乐器考》

B. 《论中国古典歌剧》

C. 《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

D. 《乐话》

【答案】A

【解析】萧友梅,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十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B 项,王光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C 项,黄自的《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于1929年发表在《乐艺》季刊上。D 项,《乐话》是青主的音乐美学代表著作。

2. 张曙大胆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特征,创造了一种新的歌曲体裁——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以抗战歌曲( )为代表。

A. 《丈夫去当兵》

B. 《日落西山》

C. 《赶豺狼》

D. 《洪波曲》

【答案】A

【解析】《丈夫去当兵》,老舍词,张曙曲。部分歌词: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毛儿的爹你等等我,为妻的将你送一程。你去投军打日本,心高胆大好光荣; 男儿本该为国死,莫念妻子小娇身。丈夫去打仗,妻子守家庭; 你在外边打得好,我在家中把地来耕。可惜我非男子汉,不能随你投大营; 幸喜你今扛枪走,一乡之中有美名。谁不敬重我,丈夫去当兵:到了前方不怕死,保住江山万家生。纵然是死在沙场上,有为妻的替你守家庭。

3. 《行街》是( )。

A. 广东音乐

B. 潮州音乐

C. 江南丝竹

D. 福建南曲

【答案】C

【解析】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

4. 与黎锦晖同一时期的( )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如《阁楼上的小姐》、《卖油条》等。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C

【解析】许如辉,上海大同乐会会员,师从郑勤文,参与整理并演奏古乐《国民大乐》和《春江花月夜》等,摄有电影和灌有唱片。精通乐器百余种。二十年代末成为中国流行歌曲先驱者之一,作品多为描写社会底层平民生活,有《阁楼上的小姐》、《永别了我的弟弟》、《卖油条》、《缝穷婆》等百余首。

5. 陈田鹤为悼念鲁迅逝世而创作的歌曲( )是一首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A. 《天神似的英雄》

B. 《回忆》

C. 《哀悼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

D. 《开路先锋》

【答案】C

【解析】陈田鹤的《哀悼一位民族解放的战士》(原名《鲁迅悼歌》)为悼念鲁迅逝世而创作。A 项,《天神似的英雄》陈田鹤作曲,词为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同名诗歌。B 项,《回忆》廖辅叔词,陈田鹤曲。D 项,《开路先锋》,孙师毅作词,聂耳作曲。

6. 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是( )。

A. 国立音乐院

B. 音乐传习所

C.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D.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

【答案】A

【解析】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始建于1927年。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所有音乐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

7. 中国近代最早的音乐期刊是1906年创刊的( )。

A. 《音乐小杂志》

B. 《民国唱歌集》

C. 《美育》

D. 《音乐杂志》

【答案】A

【解析】1906年李叔同独自编印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32开本,26页。刊中栏目众多,有图画、插画、社说、乐史、乐典、乐歌、杂纂、词府等。刊中各种文章皆短小精悍,其中最有价值的《音乐小杂志序》也不过五百余字。其中发表了他编写的乐歌三首:《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仅出了一期,但是对中国其后的音乐期刊创作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后世的很多音乐杂志都受到它的影响。它所载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早期同类创作中的模范作品,是中国人创作学堂乐歌的早期见证。

8. 谭小麟创作的室内乐作品( )曾获得杰克森

A. 《木管三重奏》

B. 《霓裳羽衣舞》

C. 《得阳夜月》

D. 《弦乐二重奏》

【答案】D

【解析】谭小麟创作的《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作品。他的音乐风格有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他的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 用音考究,技术洗练; 烙守调性原则,而又不受调式的约束。

9. 《中花六板》属于江南( )。

A. 丝竹乐

B. 打击乐

C. 管弦乐

D. 拉弦乐

【答案】A

【解析】《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

10.20世纪20年代,京剧艺术生行流派出现了前“四大须生”,他们分别是( )。

A. 余叔岩、程长庚、言菊朋、马连良

B. 谭鑫培、高庆奎、孙菊仙、马连良

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