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威海)807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中新网2012年2月7日报道,在中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央媒体见面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再次表达了改革教育的决心。早在两年前,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课业减负相关

,倡导开展教育减负的改革。2010年8月,浙江省教会议上,刘希平就痛批“应试绑架了教育”

,育厅就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下发通知,制定了“六个严格”和“六项制度”

对中小学课时、课程开设、规范考试、学生体息时间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两年后,减负工作成效如何,刘希平感叹,顽疾难治,但决心不改,帮助孩子减负需要教育人持之以恒。“在减负的道路上,那么多年来我们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危害,减轻学生负担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我们绝不可以退让。”

试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目前的应试教育现象。

【答案】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现象体现了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

(1)“囚徒困境”

,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保持合作却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s 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l0年。下面的支付矩阵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囚徒B 坦白总是最优方案。同样,囚徒A 坦白也总是最优方案。总之,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力一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因此,囚徒困境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况,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它意味着个人理性并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2)目前应试教育现象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冉现了我国教育体制中“减负”口号渐渐陷入应试教育中的情形。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意识到“减负”势在必行,“减负”对于广大萃萃学子来说应该是一种最佳的策略选

择,但事实上学生们却做出了弃“减”选增的选择。其原因可以用囚徒困境的原理加以解释。

以学生之间的减负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为例,如下表所示,“增负”和“减负”是学生A 和学生B 各自选择的策略,其中的数字表示的是在该策略下所获得的收益。

,,,在这个博弈矩阵中出现了四种情形:(增负,增负)(增负,减负)(减负,增负)(减负,

,博弈方A 也会选择“增负”,因为“增减负)。对于博弈方A 来说,假设博弈方B 选择“增负”

,博弈方A 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负”的得益5大于“减负”的得益2; 假设博弈方B 选择“减负”

化,他依然会选择“增负”。因此,不论博弈方B 采取何种策略,博弈方A 都会选择“增负”。同样,博弈方B 与博弈方A 的情形一样。最终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增负,增负)。

从整个社会的效益来看,(减负,减负)是最好的选择,但每个博弈方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考量,都会做出与社会收益最大化不同的选择。对于学生之间的博弈来说,(减负,减负)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的教育及其考核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选择“减负”只会让他们放弃上名校的机会,拉大与他人的距离,而“增负”不过就是多写作业、多上课,但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并上好的学校才是他们对自己最负责、最好的选择; 对于家长之间的博弈来说,选择“减负”会使自己的孩子远离名校,落后于应试教育的孩子; 对于学校之间的博弈来说,“减负”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升学率,还有学校排名的下降,从而影响到之后的学生入学量; 对于老师来说,“增负”使得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同时,也有奖金奖励及地位的提高。不论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是学校都不愿意承受较小收益的风险,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占优策略“增负”。

(3)解决应试教育和减负“囚徒困境”的途径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如果要减少增负后带来的支付,必然要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考核制度,仅仅由相关部门下发通知不可能彻底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如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改变各方的博弈策略,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博弈矩阵,从而摆脱减负中的“囚徒困境”现象。新的博弈矩阵如下:

在这个新的博弈矩阵里,利用划线法可以找到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通过四种策略的收益比较发现此时的纳什均衡点达到了全社会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说是帕累托均衡状态。

具体而言,社会各方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①政府应该改革现有教育制度,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可通过实现奖惩激励制度和重点培养素质教育学校的方法来改变“增负”、“减负”博弈的结构,尤其是要改变目前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应试模式。

②学校应该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以考试成

绩的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是不可取的,考核制度要多样化,考试成绩是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课堂表现、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应列为标准。照本宣科、布置繁重功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也应改进,要注重课外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

③家长转变现有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同时学生要实现自我意识的“减负”。

此外,采取分层推进战略、预先先期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的升学率、开展严格的素质教育评估、建立保障机制、提高个体理性行为、创新教育制度等都是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多种途径的结合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减负的囚徒困境。

2. 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案】(l )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之所以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

①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最终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

②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

因此,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一个必然。在环境问题上,制度安排的成败就在于有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将等于社会收益,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悖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2)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强化产权约束。必须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各司其职,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必须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使得资源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换,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②矫正制度,征收环境税。环境税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收。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也符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3. 试述消费者理论中边际替代率和生产者理论中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答案】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同点

①从两者的定义可知,两者形式相似。

②两者都是一种比率。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变化量的比率。

③两者都遵循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遵循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