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儿科学题库>其他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儿,1岁。高热7天,体温在39.1℃~39.8℃,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躯干部出现皮疹,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拟为“川崎病”。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其剂量是()

A . 50mg/kg
B . 100mg/kg
C . 500mg/kg
D . 1g/kg
E . 2g/kg

成人牙周炎的早期主要症状中没有()。 牙龈炎症。 牙周袋的形成。 牙槽骨的吸收。 牙齿移位。 牙菌斑。 以下所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乳痈的成因() A.产后冲任失调。 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 C.产后乳头破碎。 D.情志内伤、肝气郁结。 E.乳汁淤积。 疫源地消毒是指() 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的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于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所进行的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除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下列关于乳痈成因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邪壅经络,郁闭不通。 B.气血两虚,邪毒内陷。 C.营卫不和,火毒内生。 D.肝气郁结,胃热壅滞。 E.以上都不是。 患儿,4岁。患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周,现身热渐退,倦怠乏力,动辄汗出,咽干唇裂,口渴喜饮,指趾端脱皮,纳少,舌质红,苔少,脉细弱不整。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桑菊饮。 银翘散。 三仁汤。 一贯煎。 沙参麦冬汤。 患儿,1岁。高热7天,体温在39.1℃~39.8℃,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躯干部出现皮疹,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拟为“川崎病”。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其剂量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