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629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管相关蛋白(MAP )

【答案】微管相关蛋白(MAP )即微管结合蛋白,是指一些与微管密切联系,附着于微管多聚体上,参与微管装配并能增加微管稳定性的蛋白,

包括

轴突和树突的不同形态。

2.

应力纤维

【答案】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3. regeneration

【答案】regeneration 的中文名称是再生。再生是指生物体的整体活器官受外力作用发生创伤而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又生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与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过程,即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广义的再生可包括细胞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及个体水平的再生,但一般再生是指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

4.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

【答案】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是指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的荧光逐渐变暗,停止照射后,由于膜的流动性,变暗区域的亮度逐渐増加,最后恢复,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推算出膜蛋白或膜脂的扩散速率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是研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试验技术之一。

5.

磷脂转换蛋白

【答案】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exchangeproteins ,PEP )是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其功能是与磷脂结合,并在膜之间转移磷脂。

6.

胞质体

【答案】胞质体是指除去细胞核后由膜包裹的无核细胞。

7. 乙醛酸循环体

【答案】乙醛酸循环体是指一种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中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

第 2 页,共 23 页蛋白等。微管相关蛋白多分布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中,一般认为与骨架纤维间的连接有关,可能决定了

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上述转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乙醛酸循环的反应,

8.

细胞周期

【答案】

细胞周期

和间期。

9.

【答案】的中文意思是真核细胞,是指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的细胞。

10.

微管组织中心

【答案】

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如鞭毛基体、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微管组织中心决定了细胞微管的极性,微管的负极指向微管组织中心,正极背向微管组织中心。又称细胞分裂周期,是指各细胞的生活周期,即细胞从一次有

期、S

期、期。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增殖中体细胞其细胞周期可分分裂期

又分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又分

二、简答题

11.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有哪些?各途径所合成蛋白质的命运又是什么?

【答案】(1)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途径

①肽链边合成边转运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共翻译转运途径);

②先合成再转运(后翻译转运途径)。

(2)两种途径合成蛋白质的命运

①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者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②后翻译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中,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

12.简述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答案】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如下: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 ,吞噬泡直径大于250nm ;

(2)胞吞泡产生的时间不同:胞饮作用是一个连续发生的作用,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

(3)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帮助。

第 3 页,共 23 页

(4)发生的细胞类型不同:所有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及可溶性分子。吞噬作用常发生于一些特化的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中。

13.简述日咳产生的细胞学原因。

【答案】

百日咳毒素催化

平,

使

亚基核糖基化,

降低了

的亚基的结合水的亚基不能活化,

从而阻断了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14.如何理解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

【答案】(1)细胞增殖与肿瘤

肿瘤细胞来源于正常细胞(干细胞),因其失去了细胞间的接触作用,使得彼此间无接触抑制而大量増殖。细胞的大量、无限度的增殖,导致了肿瘤的产生。

(2)细胞分化与肿瘤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相比正常细胞低,表现为去分化。肿瘤的去分化是指细胞恶变后,细胞的多种表现又回到胚胎细胞表型的现象。恶性肿瘤细胞表现分化异常,不成熟。

(3)细胞凋亡与肿瘤

过去认为肿瘤是“増生性疾病”,但现在的证据却表明肿瘤细胞凋亡调控对于肿瘤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一般肿瘤细胞高表达FasL , 借以凋亡淋巴细胞,而又低表达Fas ,而降低凋亡。这就形成肿瘤细胞有逃避免疫及凋亡耐受的特性。②基因水平上诱导凋亡基因(如等)的失活以及抑制凋亡基因(如

胞的无限生长是肿瘤细胞凋亡受抑制的结果。

总之,肿瘤是异常增殖、分化或凋亡的疾病,这些机制有时同时存在于一个肿瘤中,有时分别作用。

15.如何证明染色体骨架的真实性?

【答案】(1)银染法能选择性地显示染色体轴结构;

(2

酶和

酶处理或用处理去除组蛋白,对染色体轴没有影响,用胰蛋白酶消化则染色体轴破坏,说明染色体轴是非组蛋白性的;

(3)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两个直接证据。

16.何谓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顺序如何?呼吸链又有何功能?

【答案】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多个酶复合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链,

它是从

电子传递给

铁硫蛋白复合体、细胞色素

链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和质子,电子在逐级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最终使

因此,呼吸链的功能在于对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起重要作用。

17.脂酶处理法研究红细胞膜蛋白定位原理如何?

【答案】由于红细胞具有血影现象,只要将红细胞置于低离子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就会发

第 4 页,共 23 页)的过度表达,从而利于肿瘤发生。即肿瘤细开始的,将

磷酸化为最后将电子传送给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