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因“左足癣并感染5日,左小腿出现皮疹3日”来诊。患者小腿最初为灼热感红斑,迅速蔓延为成片红色皮肤损害,局部红、肿、热、痛,表面紧张而有光泽,轮廓鲜明,并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诊断为丹毒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高热、寒战、头痛、呕吐。 好发部位为腿部。 局部红、肿、热、痛,轮廓鲜明。 有灼热感的红斑。 表面紧张而有光泽。
男性,13岁,甲状腺结节6个月。切除标本里实性,切面乳头状。结节由增生乳头构成,乳头细长,2、3级分枝,被覆单层肥硕的上皮细胞,极向紊乱,核异型,核沟多,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砂粒体。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非典型腺瘤。
患者男性,20岁。4岁开始出现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前常有恶心和腹部不适感;19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几乎每天发作1次,虽口服多种抗癫痫药,也无法控制。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经科查体无阳性发现。脑电图提示:右侧额颞阵发性尖波和棘波,以颞叶为主。颅脑CT:右颞囊实性病变,肿瘤边界清,有钙化。无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颅脑MRl:实体部分T1呈等信号,囊性区为低信号。T2WI囊性区为高信号。囊壁和附壁结节呈略高信号。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实体部分呈轻度的不均匀强化。
最可能的诊断是() 神经节胶质瘤。 室管膜瘤。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 少突胶质细胞瘤。 胶质瘤母细胞瘤。
计算几何均数时,用以10为底的对数和用以e为底的对数进行计算的结果是() 有可能相等,有可能不等。 不相等。 相等。 用常用对数(以10为底)计算的结果比用自然对(以e为底)计算的结果大。 用常用对数(以10为底)计算的结果比用自然对(以e为底)计算的结果小。
上唇正中裂是由于胚胎时期() 两侧内侧鼻突未能正常融合。 内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能正常融合。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正常融合。 上颌突与外侧鼻突未能正常融合。 内侧鼻突与外侧鼻突未能正常融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