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商务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某公司必须决定某零部件是自己生产还是外包给一个独立的供应商去生产。生产该零部件需要对专业化资产进行不可变现的投资。生产效率最高的供应商位于那些外汇分析家认为未来10年中汇率将大幅上扬的国家。请比较下列两种选择的利弊:(1)自己生产该零部件;(2)外包给独立的供应商生产。你推荐哪种选择?请说明理由。
A firm must decide whether to make a component part in-house or to contract it out to an independent supplier. Manufacturing the part requires a nonrecoverable investment in specialized assets. The most efficient suppliers are located in countries with currencies that many foreign exchange analysts expect to appreciate substantially over the next decade. What 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a ) manufacturing the component in-house and (b ) outsourcing manufacture to an independent supplier? Which option would you recommend? Why?
【答案】自己生产该零部件可以降低外国货币汇率上升和从独立供应商进货成本提高的风险。自制还可以促进专业化投资,不必依赖特定的供货商。自制对保护专利产品技术和改进相邻工序的时间安排也有很大的作用。
外包给独立的供应商生产也有一定的优势,它能使公司保持灵活性,即根据情况需要在各供应商之间转移订货。外购还能降低公司的组织和协调成本。根据题目的条件,由于生产效率最高的供应商所在地未来10年汇率将大幅上扬,因此企业自己生产该零部件可能更好,但其他的信息可能会使选择改变。
2. 简述研究世界文化差异的霍夫斯泰德(Hofstede )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案】霍夫斯泰德在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霍夫斯泰德创立了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研究一种文化的构架体系: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这一维度表现了一种文化强调个人或者集体意识的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提倡努力工作并且鼓励企业的风险投资,从而鼓励创新和改革。相反,在集体主义国家,人们与集体的联系紧密,这里的集体包括家庭和工作团队,维持集体和谐的目标在家庭中表现最为明显。
(2)权力距离
这一维度表现了一种文化对社会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权力差距较大的文化中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较大,组织机构更加等级化,权力来源于声望、个人努力和遗产。另一方面,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则更为公平,声望和奖励由上下级共同分享。这种文化体系中的权力来源于努力工作和创业动力,因此通常被认为更加合理。
(3)不确定性的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成员将工作安全、职业类型、退休待遇等放在优先地位,他们也更需要规章和条例,经理需要发出清晰的指令,而下属的主动性则受严格的限制。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则表现出更愿意冒风险和对变革抵触情绪较少的特性。
(4)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
这一维度是探寻性别与工作角色之间的关系。在男性主义文化中,性别角色明显不同,传统的“男性价值观”(诸如成就和有效地行使权力)决定文化观念。在女性主义文化中,性别角色没有很明显的区别,在同类的工作中男人与女人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霍夫斯泰德之后又补充了他的学说,提出了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长期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重视节俭和毅力。他们认为储蓄应该丰裕;固执坚持以达到目标;节俭是重要的;对社会关系和等级关系敏感;愿意为将来投资;重实效的传统和准则以适应现代关系;接受缓慢的结果。这种社会考虑人们的行为将会如何影响后代。在短期取向的文化里,价值观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人们尊重传统,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但此时此地才是最重要的。
3. 阅读“管理聚焦”专栏“飞利浦在中国”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将大量全球生产活动转移到中国,飞利浦得到了哪些好处?
(2)将制造资产如此集中,飞利浦承担了哪些风险?
(3)为了利益最大化以及转移将大量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活动放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风险,飞利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答案】(1)飞利浦得到的好处有:中国持续的低工资率使飞利浦的成本降低了;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使飞利浦的产品质量更好;强劲增长的中国经济为飞利浦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汇率降低了从中国出口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由中国入世带来的更容易进入世界市场的机遇等。
(2)由于将制造资产集中在中国,飞利浦不得不面对中国政治、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改变所带来的问题与风险,这些问题可能会扰乱飞利浦的生产,破坏公司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的能力。
(3)飞利浦可以把制造设施在地理位置上设置得分散一些,以规避在中国可能出现问题的风险,这样情况会更好些。
4. 阅读 “国家聚焦”专栏有关印度的例子,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47〜1990年间印度实行的是什么经济体制?今天该国又转向了何种经济体制?完成这一转型面临什么障碍?
(2)普遍存在的公有制企业和政府的大量干预会如何影响:第一,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益;第二,1947〜1990年间印度新企业的形成格局。你认为这些因素对该期间的印度经济增长率会产生什么影响?
(3)私有化、放松管制和取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等,对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的企业效
益、新企业的拓展和经济增长率有何影响?
(4)目前印度在一些诸如计算机软件和药品等关键的高科技行业拥有相当的优势,你认为为什么印度在这些领域正在形成优势?这些行业的成功如何推动印度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
(5)在印度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你认为对销售消费品的国外跨国公司来说,它是不是一个很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为什么?
Read the Country Focus on India in this chapter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What kind of economic system did India operate during 1947-1990? What kind of system is it moving towards today? What are the impediments to completing this transformation?
b.How might widespread public ownership of businesses and extensiv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have impacted (i ) the efficiency of state and private businesses, and (ii ) the rate of new business formation in India during the 1947-1990 time frame? How do you think these factors affected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 during this time frame?
c.How would privatization, deregulation, and the removal of barriers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business , new business formation , and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 during the post-1990 time period?
d.India now has pockets of strengths in key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such as software and pharmaceuticals. Why do you think India is developing strength in these areas? How might success in these industries help to generate growth in other sectors of the Indian economy?
e.Given what is now occurring in the Indian economy, do you think that the country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inward investment by foreign multinationals selling consumer products? Why?
【答案】(1)印度在1947年后实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以大量的国有企业、中央计划和政府津贴为主要特征的混合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许多产业的许可制度被取消,好几个曾对私人部门关闭的行业开始开放,包括电力、部分石油业、钢铁业、航空运输和电信业。从前只是勉强允许并受到限制的外国投资一下变得大受欢迎,国有企业开始私有化。然而,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的尝试遭到了来自雇主、雇员和政治家的强烈反对。私有化的进程障碍重重,2003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规定,没有国会的批准,政府不能对两家国有的石油公司实施私有化。政府对印度许多法律的改革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导致私营企业难以提高经营效益。
(2)①普遍存在的公有制企业和政府的干预对私人部门的发展有较大限制,私人公司只有在政府许可下才能扩展。许多重工业如汽车、化工和钢铁生产只允许国有企业来经营,因此,私营企业的效益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对国有企业的保护使得其对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缺乏动力,从而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益。
②普遍存在的公有制企业和政府的大量干预使得印度的企业格局为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对私人部门的发展有所限制。由于在这种体制下,私有部门的发展会受到生产配额和进口高关税的阻碍,雇用员工也受到严格的劳工法的限制,因此,这些因素阻碍了创新和创业,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3)1994〜2006年间,印度的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5%。作为显示印度经济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外国投资从1991年的1.5亿美元跃升到2006年的95亿美元。有些经济部门尤为突出,如信息技术部门,印度已被公认为全球最富生机的软件开发中心,印度软件服务产品的出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