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亚非文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以《伪君子》为例说明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点。

【答案】《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遍,艺术上可谓炉火纯青。其创作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成功的间接描写

《伪君子》共五幕,但中心人物答尔丢夫直到第三幕第二场才出场。喜剧的前半部分答尔丢夫虽末出场,但事事与他有关。如奥尔恭家的争吵,嫁女引起的混乱,都是围绕他进行的。作者运用种种方式,多侧面地勾划出答尔丢夫的基本轮廓,刻画了他的伪善,并初步揭示其危害性,使之人未露面,性格却已突现在观众面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层次分明

《伪君子》出场人物较多,作者巧妙地以答尔丢夫作为喜剧结构中心,通过他的伪善行径,把全剧的内容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迟主人公出场时间,便会剧内容安排更为合理,矛盾冲突更为尖锐集中,结构严谨精巧。

(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

莫里哀充分运用夸张与对比手法,着重刻画了答尔丢夫的伪善性格。如答尔丢夫标榜不近女色,见到桃丽娜袒露的胸脯、就叫嚷要用手帕遮起来。但一听到欧米尔想见他,就立刻温柔起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她就来吗?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心向善、慈悲为怀的信士,但对自己的恩人,却既想霸占妻女,又想谋财害命。

(4)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作者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法则,在有限的时空内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充分显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但同时,又在喜剧中掺入悲剧因素,还大量吸收了民间闹剧的表现手法,如家人争吵,桌下藏人等。这样全剧就显得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

(5)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明晰、朴素、生动,处处显示她的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答丢夫的语言则是矫饰、造作,竭尽堆砌辞藻之能事,为自己的卑劣行为进行诡辩。人物的语言风格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物性格的表现。

2. 简述高尔基在俄苏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直到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个伟大的历史时代。高尔基不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还是积极的革命战

士。他以他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与俄国和世界工人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并存着三种文学,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而人文主义文学已经形成为强大的洪流,占据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带来了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恩格斯说:“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在意大利、法国、德国都产生了新的文学,即最初的现代文学;英国和西班牙跟着很快进入了自己的古典文学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也是继古希腊文学以后的欧洲文学的又一次高峰。

4. 雨果如何以“想象和人道主义”描绘了世纪的风云?

【答案】(1)雨果的创作反映了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下层群众的疾苦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经历了漫长的生活道路,几乎占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他从复辟王朝时期走上文坛,中间经过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逝世。他的创作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下层群众的疾苦。人道主义是雨果创作的最突出特点。这个特点鲜明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

(2)《悲惨世界》反映了整个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是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雨果从19世纪40年代写起,于1862年发表,前后达20年之久。小说中所描写的事件始于1815年,而结束时已经是七月王朝时期了。但是雨果不断回溯

到人物的过去,即1815年以前的生活,回顾了大革命时期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所以,小说实际上反映了整个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悲惨世界》集中地表现了雨果以前作品中已经多次出现的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进行了批判。在这部小说里,雨果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反映了被压迫群众所遭受的痛苦和凌辱。在叙述过程中,作家同时穿插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政治事件。受压迫人民的苦难,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直至拿破仑战争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起义,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动人画面在读者面前展现。

一、简答题

1. 从《玩偶之家》看“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1)提出、剖析、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

在社会问题剧中,人物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正是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现其作品的主题和战斗性。《玩偶之家》通过娜拉在家庭中前后地位的巨大变化,不仅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而且深刻地揭露了一个充斥着谎言的虚伪世界如何摧残着人们的精神,窒息着人们的灵魂。娜拉的出走,无疑是对社会的公开挑战。难怪剧本发表后遭到了各国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而被禁演,甚至连大作家托尔斯泰也谴责娜拉放弃为妻为母的神圣职责是不道德的行为。然而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剧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精神解放的执著追求,以及艺术上的精湛圆熟,使其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精品。

(2)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排斥了当时充斥于西欧舞台的内容空洞的“巧凑剧”,引起了一场戏剧革命;这些社会问题剧虽然只是提出问题而无答案,但根据它的暗示和提问的方式,观众从中都能各有所得,甚至比有答案更有所得。易卜生的戏剧,主题鲜明,重视人物刻画,具有复杂微妙的艺术结构和精练的语言,在戏剧艺术的各方面都启发了后代人的创作。《玩偶之家》结构严密完整;在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对话充满辩论色彩,把“讨论”带进戏剧;成功了运用“追溯法”。他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主要矛盾是围绕“假冒签名”所引起的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有娜拉和柯、林与柯、海与柯之间的矛盾。

2. 索尔•贝娄的创作如何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答案】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也是美国犹太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世纪末仍在继续。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他带来了世界声誉。

(1)采用方法具有明显传统色彩,而探讨的问题主要是现代的

贝娄的作品,主人公大都具有犹太背景,往往聚焦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