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题库>神经系统常见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12岁,站立不稳和行走困难3年,双手取物时震颤1年。查体:神清,言语缓慢,眼球运动不受限,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消失,双病理征阳性。患儿站立时足距增宽,Romberg征阳性,双手有动作性和意向性震颤。首选哪种药物治疗()

A . A.辅酶Q和其他的抗氧化剂
B . B族维生素
C . 丙种球蛋白
D . 糖皮质激素
E . 新型钙通道阻断剂

当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前矢状径。 骶骨外径。 出口后矢状径。 髂棘间径。 骶耻内径。 以下哪一项体现了人类行为的生物性() 行为与遗传有关。 喜穿红衣服。 迷恋歌星。 集体锻炼。 拒绝看病。 男,52岁,近2个月来大便次数增多,有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大便变细。常有黏液血便,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且呈进行性加重。若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腺癌,肿瘤下缘距肛门约12cm,肿块直径约4cm。最佳手术方式应选择() A.Miles手术。 B.乙状结肠造口术。 C.Hartmann手术。 D.Dixon手术。 E.局部切除。 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病理上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平扫多呈低密度。 增强扫描从病灶周边部开始强化。 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 与肝癌相比,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 患者男,36岁。主因“咳嗽、咳痰3d”于门诊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左氧氟沙星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声音嘶哑、喘憋,在站起寻求护理人员帮助的时候摔倒,伴意识障碍。心率120次/min,血压70/45mmHg。首先需要进行的治疗是()。 A.环甲膜穿刺。 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心外按压。 抗生素治疗。 静脉补液。 患儿,男,12岁,站立不稳和行走困难3年,双手取物时震颤1年。查体:神清,言语缓慢,眼球运动不受限,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消失,双病理征阳性。患儿站立时足距增宽,Romberg征阳性,双手有动作性和意向性震颤。首选哪种药物治疗()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