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析(dialysis )。

【答案】透析是指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2. 蛋白质 1C 向输送(protein targeting )。

【答案】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复杂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生物功能的目标地点的过程。

3. 底物。

【答案】某一酶的底物是指被该酶作用的物质。

4.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 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 TP 的主要方式。

5. 进行性(processivity )。

【答案】进行性是指聚合酶从模板链上解离下来之前所能添加的核苷酸数。

6. 促进扩散。

【答案】促进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进行转运的方式。

7. 核糖体循环。

【答案】核糖体循环是指多肽链的合成是从核糖体大小亚基在mRNA 上的聚合开始,到核蛋白体解聚离开mRNA 而告终的,解聚后的大小亚基又可重新在mRNA 上聚合,开始另一条新肽链的形成的循环过程。

8.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

脂蛋白

极高密度脂蛋白

第 2 页,共 31 页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

二、问答题

9. 根据催化反应类别酶可以分为哪几类? 酶学委员会给出的酶的编号中每一位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答案】(1)根据酶催化反应的不同将酶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

(2)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催化反应的不同给每种酶一个系统编号,如乳酸脱氢酶的编号为:EC1.1.1.27。其中第一个1表示该酶催化的反应的类别为氧化还原反应;第二个1表示该酶在该类酶中的亚类的编号,说明被氧化的集团为羟基;第三个1表示亚亚类的编号,

说明受体是

四位的27为该酶在亚亚类中的顺序号。

10.茚三酮与氨基酸或氨基化合物作用后可生成一种蓝紫色产物。大鼠肝脏的磷脂用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后,用茚三酮显色,可检测哪些磷脂?

【答案】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乙醇胺缩醛磷脂

11.(1)嘌呤霉素为什么能进入核糖体的A 部位?

(2)嘌呤霉素为什么能中断蛋白质的合成?

(3)为什么说嘌呤霉素的应用证实了核糖体A 部位和P 部位的作用? 【答案】(1

)嘌呤霉素的结构与氨酰

核糖体的A 部位上,

阻止了正常的氨酰

(2)

嘌呤霉素上的

上的

的结构(尤其是进入到A 部位。

氨基一样,经肽基转移酶的作用,也能与位于P

)很相似,能结合到

部位的肽基上的竣基形成肽键,形成一种羧基端为嘌呤霉素的肽链。这种肽酰-嘌呤霉素很容易从核糖体上解离下来,从而 中断肽链的合成。

(3)

结合部位。

12.与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降解成丙酮酸相比,3分子葡萄糖先通过戊糖磷酸途径转化成2分子果糖6-磷酸和1分子甘油醛-3-磷酸后再进入糖酵解途径,其糖磷酸途径绕行时只能产生5

分子

13.简述体内生成的方式。

【答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

为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一磷酸化过程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

(2)氧化磷酸化。氧化和磷酸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氧化是底物脱氢或失电子的过程,而磷

第 3 页,共 31 页

在A 部位时(在移位之前),嘌呤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而当

结合部位,P

部位是

在P 部位时,嘌呤霉素能够与核糖体结合。这就表明A

部位是

产量有何区别?

但通过戊

【答案】直接经由糖酵解途径的3分子葡萄糖在转化成丙酮酸后可产生6

分子

生成这个过程称

酸化是指

合成的过程。在结构完整的线粒体中氧化与磷酸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偶

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

联在一起的,

即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而磷酸化是氧化的结果。

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线粒体,既有氧化磷酸化,也有底物水平磷酸化,以前者为主要来源。胞液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也能获得部分能量,实际上这是酵解过程的能量来源。对于酵解组织、红细胞和组织相对缺氧时的能量来源是十分重要的。

14.已知

判断这两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如果这两个反应耦联起来能自发进行吗? 【答案】

反应两个反应耦联后的

P

不能自动进行;

反应为各步反应

所以这个反应能够自动进行。由此可见,一个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如与另一个放能反应相耦联,

总的

15.外源

则可自动进行。

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必须要有一个运载此

的载体,那么常用的载体有哪些?载

载体属

之和,

因此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1)常用的载体有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

其中质粒、噬茵体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植物病毒表达载体及某些农杆菌质粒等。

(2

)表达外源

的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有:

①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 ②携带易于筛选的选择标记;

③含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识别序列,以供外源基因插入; ④载体应尽量小,便于导入细胞和进行繁殖; ⑤具有多种单一的酶切位点;

⑥在克隆位点上游应有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⑦使用安全。

16.何为补救途径,有何意义?

【答案】(1)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利用核酸降解或进食等从外界补充的含N 碱基或核苷合成新的核苷酸的 途径。

(2)意义:在正常情况下,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之间存在平衡,缺少补救途径会引起核苷酸代谢

第 4 页,共 31 页

于原核表达载体,真核表达载体包括酵母表达载体、丝状真菌表达载体、哺乳动物病毒表达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