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建筑构造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的多少?( )

A.5%~10%

B.10%~15%

C.20%~25%

D.30%~35%

【答案】B

【解析】在普通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的10%~15%, 其余均为砂、石骨料,砂石比例为1:2左右,空气的体积含量为1%~3%。

2. 有关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造抗渗性的规定,下列哪条有误?( )

A.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B.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

C. 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

D.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答案】D

【解析】《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7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 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

3. 下列哪种砌块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蒸汽养护?( )

A. 加气混凝土砌块

B. 石膏砌块

C. 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

D. 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

【答案】B

【解析】由于石膏在常温下凝结硬化很快,所以石膏砌块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蒸汽养护。

4. 塑料按照树脂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以下哪项是热固性塑料?( )

A. 环氧树脂塑料

B. 聚苯乙烯塑料

C. 聚乙烯塑料

D.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答案】A

【解析】目前,已用于建筑工程的热塑性塑料有:聚氯乙稀、聚乙稀、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PV AC )、聚偏二氯乙烯(PVD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PM-MA )、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 )、聚碳酸酯(PC )等;已用于建筑工程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脲醛(UF )、环氧、不饱和聚酯、聚酯(PBT )、聚氨酯、有机硅(SI )、聚酰胺(即尼龙,PA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密胺树脂,MF )等。

二、简答题

5. 如何确定屋面排水坡面的数目?如何确定天沟(或檐沟)断面的大小和天沟纵坡值?如何确定雨水管和雨水口的数量及尺寸规划?

【答案】(1)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及排水坡度

对于屋面宽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单坡排水;但屋面宽度较大,如12m 以上时宜采用双坡排水。

对于普通的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其排水坡度通常不应小于3%,而采用材料找坡时其坡度则宜为2%, 蓄水隔热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大于0.5%, 架空隔热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大于5%。

(2)确定檐沟、天沟断面尺寸及纵向坡度

①檐沟、天沟的过水断面,应根据屋面汇水面积的雨水流量经计算确定。当采用重力式排水时,通常每个水落口的汇水面积宜为为了便于屋面排水和防水层的施工,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的净宽不应小于300mm , 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 。

②为了避免沟底凹凸不平或倒坡,造成沟中排水不畅或积水,对于采用材料找坡的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内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 而对于采用结构找坡的金属檐沟、天沟内的纵向坡度宜为0.35%。

(3)水落管的规格及间距

水落管根据材料分为铸铁、塑料、镀锌铁皮、钢管等多种,根据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加以选择。最常采用的是塑料和铸铁水落管,其管径有75、100、125、150、200mm 等规格,具体管径大小需经过计算确定。水落管的数量与水落口相等,水落管的最大间距应同时予以控制。水落管的间距过大,会导致沟内排水路线过长,大雨时雨水易溢向屋面引起渗漏或从檐沟外侧涌出,因而一般情况下水落口间距不宜超过24m 。

6. 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答案】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结构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是指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②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承载力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而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

(2)功能方面的要求

①保温与隔热要求

减少热损失,可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a. 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b.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c.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d. 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②隔声要求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a.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b.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

c.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

d. 在建筑总平面中考虑隔声问题。

③其他方面的要求

防火要求、防水防潮要求、建筑工业化要求。

7. 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答案】(1)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 确定梯段宽度a ,

宽A 进行调整。

(2)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 , 和楼层平台宽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检验如不能满足,可对L 值进行调整(即调整b 值)。必要时,则同时检验其通行能力是否满足紧急疏散时的人流股数要求,如不能满足,则应对梯井宽C 或楼梯间开间净需调整B 值。

8. 楼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

【答案】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1)梯段

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梯斜梁组成梁板式梯段。为了减轻疲劳,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梯段步数太多使人连续疲劳,步数太少则不易为人察觉。

(2)楼梯平台

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3)栏杆扶手

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