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题库>预防疾控微生物检验技术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A型题] 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

A . 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
B . 直接灭活病毒
C . 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
D . 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E . 增强体液免疫

患者女,50岁,因胸骨后闷堵感3个月,发作性头晕5d入院,平素怕冷、头晕、乏力、疲倦,皮肤粗糙、干燥。症状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无关。20年前行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出现手足搐搦,曾接受钙盐治疗。心、肺、腹检查均正常。Chvostek与Trousseau征均阳性。入院后又有手足搐搦发作。心电图示Q-T间期572ms。患者目前诊断为() A.先天性长Q-T综合征。 B.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获得性长Q-T综合征。 D.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引起低血钙与Q-T间期延长。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F.症状性癫痫。 测量身高和体重指标所得的变量是()。 定量变量。 定性变量。 字符变量。 无序变量。 有序变量。 女性,38岁,胸骨后疼痛、烧心、吞咽困难半年。消瘦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检查无异常。

胃镜检查如下图,诊断为()。。 六味地黄丸原方中熟地与泽泻的用量比例是() 2:1。 4:3。 8:3。 9:5。 10:3。 关于血管内导管,叙述正确的是()。 若患者不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无须对所有拔出的导管进行常规性病原学检查。 不推荐对导管尖端进行定性的肉汤培养。 对于长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如果穿刺点和导管头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均小于15cfu/plate,考虑血管内导管不是血流感染的感染源。 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感染,穿刺点处有渗液或分泌物,可不使用拭子取样送检病原学培养,应行血培养。 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给予抗感染药物前应抽取双份血进行培养,一份通过血管内导管取,一份通过外周静脉取。 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