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斯定理
【答案】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其内容是:只要则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则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 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
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2. 委托代理关系
【答案】委托代理问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1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小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设消费者的总效用为U (q ),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公式可表示为:dMU (q )/dq<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是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或者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儿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将第二单位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4. 折弯的需求曲线
【答案】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也被称为斯威齐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被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悄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
如图所示,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 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左上方的dB 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 需求曲线上右下方的BD 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
是B 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 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虽然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为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中的价格水平
5. 垄断竞争市场
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一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二、计算题
6. 已知某君每月收入120元,全部花费于商品X 和商品Y 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U=xy,商品X 的价格是2元,商品Y 的价格为3元。求:
(1)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他购买的商品X 和商品Y 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如商品X 的价格提高44%,商品Y 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其收入必须增加多少?
(4)假如某君原有的消费品组合恰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来的购买可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商品X 的价格提高44%时,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
(5)为使他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他的收入必须提高多少个百分比?
(6)你关于(4)和(5)的答案是否相同? 假如不同,请解释为什么某君的效用水平能保持不变。
【答案】(1)由效用函数U=xy。可得:
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 ,代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可得:, 代入消费者预算方程2x+3y=120,求解可得:x=30,Y=20。
因此,为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购买30单位的商品X 和20单位的商品Y 。
(2)由于商品X 的边际效用为:
商品X 的价格为p x =2,因此,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总效用为:
(3)现在,商品X 的价格为:
代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可得:. 。 。
而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为U=xy=600,求解可得:x=25, y=24。
将x=25,y=24代入预算方程,可得该消费者应该拥有的收入为:
收入增加为:
得:
,因此,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24元。 (4)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的百分率为价格指数增加额与原有价格指数之比,代入有关参数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