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文学基础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琵琶曲中,哪首不是由刘天华创作的( )。
A. 《改进操》
B. 《虚籁》
C. 《歌舞引》
D. 《大浪淘沙》
【答案】D
【解析】刘天华创作了二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D 项,《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这首乐曲中,既有柔美悠长的旋律,又有刚劲短促的音调,高低起伏的音乐,使人联想翩翩,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有人说这是阿炳一生的真实写照。
2.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 )。
A. 河南民歌
B. 山西民歌
C. 东北民歌
D. 广西民歌
【答案】A
【解析】这首歌曲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它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行为特点。
3. 谭小麟创作的室内乐作品( )曾获得杰克森奖。
A. 《木管三重奏》
B. 《霓裳羽衣舞》
C. 《得阳夜月》
D. 《弦乐二重奏》
【答案】D
【解析】谭小麟创作的《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
作品。他的音乐风格有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他的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 用音考究,技术洗练; 烙守调性原则,而又不受调式的约束。
4. 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作者是( )。
A. 劫夫
B. 马可
C. 刘炽
D. 马思聪
【答案】B
【解析】《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塑造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歌曲采用二部性的结构,前一个段落以坚定有力的切分节奏、一唱众和的豪迈音调和连续上行模进的乐句,刻画工人阶级沉着坚毅的性格,表现他们改造世界的雄传气魄; 后一个段落节奏紧凑,出现了欢快的劳动呼号,并以反复多次的短小乐汇,把歌曲推向最高潮,形象地描绘了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热烈场面。
5. 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 )类。
A. 小调
B. 号子
C. 山歌
D. 长调
【答案】C
【解析】“信天游”属于中国民歌中山歌类的一种又叫“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6. 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干部而创立的第一所最高艺术学府是( )。
A. 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B. 鲁迅艺术学院
C. 国立音乐院
D. 新京音乐院
【答案】B
【解析】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学生685人。鲁艺还创作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学艺
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艺术歌曲《采桑曲》的作者是黄自的四大弟子之一( )
A 贺绿汀
B. 刘雪庵
C. 陈田鹤
D. 江定仙
【答案】C
【解析】陈田鹤,中国作曲家。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黄自学习作曲。陈田鹤创作的《采桑曲》,以清新质朴的五声宫调式旋律,唱出了“今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着麻衣裳”的哀伤,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
8. 1934年获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头奖的钢琴曲名是( )。
A. 《牧童短笛》
B. 《摇篮曲》
C. 《到敌人后方去》
D. 《游击军》
【答案】A
【解析】《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
9. 《解放区的天》曲调根据( )改编而成。
A. 陕北道情
B. 陕北民歌《骑白马》
C. 河北民歌《十字调》
D. 陕北民歌《秋收》
【答案】C
【解析】《解放区的天》,又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即河北民歌《十字调》填词而成。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伊咳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10.《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带有明显的( )风格。
A. 民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