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音乐学院851艺术学基础(舞蹈)[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分别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代表作包括罗西里尼的反法西斯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1948年柴伐梯尼编剧、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等。后者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影片触及到了意大利下层社会的生活问题—失业,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编导以纪实的手法在看似不动声色之中,传达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社会批判。
2. “十七年”电影
【答案】1949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期间生产的电影简称“十七年”电影。“十七年电影”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形象记录。作为最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载体,电影除了体现艺术审美价值外,还在更大意义上被当作树立权威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政治与艺术的结合上,创立了一套充满政治激情的电影语言体系,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
3. 色彩
【答案】电影色彩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的应用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视觉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造型等都有一定影响。成熟起来的电影色彩逐渐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机械还原的束缚,色彩的运用与心理和文化结合,成为自觉自由的创作元素,从而更合乎艺术创作的规律。根据对人的心理造成感觉的区别,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
4. 黑泽明
【答案】黑泽明(1910-1998),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是口本电影和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他的《罗生门》为世界第一次打开了认识日本乃至亚洲电影的大门,迎来了口本电影的黄金时代。1950年他推出《罗生门》,获得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打破欧美影片垄断的局面,成为第一位受到国际承认的日本导演。1974年他应邀在苏联执导影片《德苏乌扎拉》,获得莫斯科影展的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90年黑泽明获得奥斯卡终生成就奖。
5. 题目正名
【答案】戏曲术语。元明杂剧用以概括全剧情节的对句,有的用一联,有的用两联。如《窦
娥冤》杂剧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用一般认为是在演出前作广告以招徕观众。
6. 节奏
【答案】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使乐曲体现出情感地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任何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都具有节奏。
音乐的奥妙之一在于这种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强拍循环周期,它们构成了音乐的不同格调。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性格。
7. 景深镜头
【答案】景深镜头也称纵深镜头,原指照相机焦距范围内景物的清晰程度,在电影里是指一画面中自近而远不同纵深层次的影像镜头。景深镜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为贴切,不管画面本身内容如何,画面结构自身更具有真实性;
二是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的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场面调度;
三是景深镜头将意义模糊的特点重新引入画面结构中,意象的模糊性,解释的不明确性已经包含在画面本身的构图中。
8. 信天游
【答案】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它的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多七字一句。常用真声演唱。唱词上句常用比兴手法,下句具体叙事或抒情。曲调上句属开放性质,音区较高,音域跨度较大,富于激情,下句属收拢性质。
二、简答题
9. 简述戏曲的活动方式。
【答案】戏曲艺术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史以来,戏曲艺术主要有三种活动方式。
(1)庙会演出。庙会是聚合祀神、贸易与娱乐等多种因素的群众活动,庙会演戏成为千百年来延续不断的文化习俗。
(2)宴会演出。中国历史上,节日庆祝、婚丧嫁娶、送往引来、文人雅集等,有宴会演戏的习俗,这是维系社会公共关系和联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手段。
(3)剧场演出。从宋元时代的瓦舍勾栏,到明清时代的戏馆茶楼,到近代的都市剧场,剧场都是戏曲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营业性的剧场演出,是戏曲艺人谋生的主要出路。
(4)广大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爱好戏曲艺术的人,从封建士大夫到市井平民,都有自娱自乐的戏曲演唱活动。群众性的戏曲演唱活动中有比较稳定的组织如曲社、票房、围鼓堂等。
这几种戏曲活动方式,一直以不同的形态延续到今天,并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戏曲演出队伍,如江湖班、家班、业余班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戏曲改革,戏曲队伍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职业和业余的两种形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活跃于中国的城乡。
10.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
借用是设计的一种手法,是指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
①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去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②环境设计常用的手法
在设计中借用艺术作品营造特定的文化艺术空间,宣扬特定的精神主题,形成感人的人文氛围。
(2)解构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标识、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人符号贮备,有待设计一重构。
①设计的普遍做法
设计中有了这些艺术的或信息的符号,就有可能获得艺术的或信息的认同,进一步获得个性的和风格的力量,这是建筑、室内、家具、标志、包装、广告等设计的普遍做法。
②解构的作用解构能鲜明地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既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又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
(3)装饰
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最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盖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4)参照
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借用、解构、装饰,都不能简单地模仿,而要表现出适度的创新,参照是一个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①参照的对象是前人和当代的艺术成果或设计成果。
②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③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课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照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