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文学院809综合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家小说”
【答案】“艺术家小说”是指以艺术家生活或创作为题材的小说。它兴起于19世纪德国小说界,是“塑造小说”或“发展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艺术家小说”旨在表现自视清高的艺术家与庸俗的市民社会之间的矛盾。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就是作家关于艺术家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其主人公是音乐家。它们多采用现代派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
2. 象征主义
【答案】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3. 意识流派
【答案】意识流派是指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派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一度掀起高潮。40年代,经过意识流小说所锤炼的各种创作方法和观念仍然在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其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和福克纳等。
4. 《韵光》
【答案】《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 “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5. 俳句
【答案】俳句是日本古代重要的诗歌样式之一,也是日本文学最短小的诗歌形式。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中古后期发展起来。俳句以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称十七音诗。按照规定,其中一般有一个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音韵上具有自然悦耳的特征。它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表达诗人瞬间的感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语言含蓄凝练,风格淡雅闲寂。最有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他因不断发展创新而被称为“俳圣”。
6. 神话
【答案】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7. 《卡拉玛佐夫兄弟》
【答案】《卡拉玛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包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高超艺术手法。
8. 荒诞派戏剧
【答案】荒诞派戏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9. 《阿维斯塔》
【答案】《阿维斯塔》是伊朗最古老的文献。这部传世之作的成书年代虽难以断定,但起码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世纪前。波斯古经《阿维斯塔》充分地反映了他们令人尊敬的祖先英勇、果敢、纯洁、真诚、宽容和乐观的美德,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明智看法,并且表现出他们为世界繁荣和人类生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的热情。
10.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11.《第二十二条军规》
【答案】《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约瑟夫·海勒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小说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辛酸与无奈。小说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 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12.自然派(俄国)
【答案】自然派(俄国)是指俄国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批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家流派。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创作了揭露社会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反动文人攻击为“自然派”,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及时地予以了还击,撰文阐述果戈理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指出了“自然派”文学跟人民的关系,捍卫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和斗争性,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就被称为“自然派”。他们极力忠实地描写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在体裁上,他们多采用叙事文学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俄国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二、简答题
13.《抒情歌谣集》如何体现华兹华斯的理论主张。在创作上有哪些贡献?
【答案】(1)《抒情歌谣集》对华兹华斯理论主张的体现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早期与柯勒律治合作的一本诗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①集中体现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理论
《抒情歌谣集》在情感、语言、题材和格律等方面都具有革新性,可看作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理论主张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其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华兹华斯最具有创新性的诗歌理论主张是其对诗歌本质的重新认识。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华兹华斯指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坚决反对“矫揉造作”的虚假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