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980计算机学科专业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任意一棵树,设它有n 个结点,这n 个结点的度数之和为( )。

A.n B. C. D.

【答案】C

【解析】每个结点(除根节点外)都是一个分支,即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分支个数等于总的结点数减一,即n-1。

2. 若需在0(nlog2n )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

A. 快速排序

B. 堆排序

C. 归并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

【答案】C

【解析】稳定排序有:插入排序、起泡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不稳定排序有:快速排序、堆排序、shell 排序。时间复杂度平均为

速排序。

3. 下列选项中,在

I.

A. 仅 I 、II

B. 仅 I 、III

C. 仅 II 、III

D.I 、II 、III

【答案】D 。

【解析】

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接口中的命令字、状态字以及真正的数据,而中断类型号也是通过数据线传输的。

的有:归并排序、堆排序、shell 排序、快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

接口中的状态字III. 中断类型号 接口中的命令字

II.

4. 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6, 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 )。

A.12

B.20

C.32

D.33

【答案】B 。

【解析】本题题目的实际问题是,具有6层结点的平衡二叉树含有最少的结点数是多少。表示深度为h 的平衡二叉树中含有的最少结点数,有

由此可得对应的平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5.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

A.39

B.52

C.111

D.119

【答案】C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一个特点是: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题目中没有说明完全二叉树的高度,首先由完全二叉树的特点确定题目中树的高度。根据题意,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可知此二叉树的高度是6或7。题目中求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的情况,因此此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7。由于高度为7的完全二叉树的前6层是一棵满二叉树,根据二叉树的性质2可知,高度为6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数是-1=63。又根据二叉树的性质1可知,题目中二叉树的第6层结点数是=32个结点,已知有8个叶子结点,那么其余32-8=24个结点均为分支结点,这些结点在第7层上最多有48个子结点(即叶子结点)。所以此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可达-1+(-8)×2=lll。

6. 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ABCDEF ,中序遍历结果为CBAEDF ,则后序遍历结果为( )。

A.CBEFDA

B.FEDCBA

C.CBEDFA

D. 不定

【答案】A

【解析】由前序结果可知A 为根节点,再由中序遍历结果知BC 为A 的左孩子,且C 为B

的左孩子结点,到此可排除B 项,按照这种逻辑依次推理,便可得出结果对于该类型题目,可以先根据前序遍历结果和中序遍历结果画出二叉树,然后后序遍历二叉树得到后序遍历序列。

7. 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 )。

A. 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 三元组和散列

C. 三元组和十字链表

D. 散列和十字链表

【答案】C

【解析】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方法为三元组表和十字链表。三元组表就是将非零元素及其对应的行和列构成一个三元组(行标,列标,值)。十字链表相比三元组表而言,主要是对每个结点增加了两个链域。如果数组经常运算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元素的移动,此时,采用链表存储结构更为恰当。

8. 数组

A.55

B.45

C.36

D.16

【答案】B 中含有元素的个数( )。

【解析】该数组为三维数组。其个数为

9. 对给定的关键字序列110, 119, 007, 911,114,120, 122进行基数排序,则第2趟分配收集后得到的关键字序列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基数排序的第1趟排序是按照个位数字来排序的,第2趟排序是按然十位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的,故答案是C 选项。

10.若将关键字1,2, 3, 4, 5, 6, 7依次插入到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T 中,则T 中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将图中给定的关键字序列依次插入到平衡树中,构成的平衡树如下图所示,由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