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 . 对抗马歇尔计划
B . 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 . 打破冷战僵局
D . 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1976年之前凤阳地区流传“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凤阳() A.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土地实行了赎买政策。 C.建成了人民公社制。 D.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改变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质。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指他() A.未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指中国民族工业() 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缺少技术领先的企业。 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必须浚(获取)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业”的口号,这表明() 洋务派还停留在只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层面。 洋务派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解决政治制度问题。 洋务派已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洋务派不主张向西方学习。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