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8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心房颤动多年。服用地高辛0.25mg,每天1次,共12天,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室率50次/分。纠正中毒,下列哪项错误() A.停药。 B.阿托品。 C.特异性地高辛抗体。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利多卡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颅内出血。 心源性休克。 胃肠道出血。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皮肤粘膜出血。
患者女性,43岁,体检时CT发现右肺中叶内侧段1.0cm×1.2cm结节,无分叶及毛刺征,邻近无胸膜牵拉征。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畏寒、发热及盗汗。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认结核病史。一直从事会计工作。查体:体温36.6℃,呼吸18次/分。血常规:WBC6.2×109/L,N61.4%,L25.6%,PPD(1:2000)试验:(-),ESR35mm/L,血CEA57.9μg/L,NSE7.5μg/L。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评估结节性质,为减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对病灶摄取FDG的影响,患者需应用胰岛素的空腹血糖水平足()。 A.5.4mmol/L。 12.7mmol/L。 7.9mmol/L。 9.7mmol/L。 B、C、D均是。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措施。 第三级预防不应该在医院内进行,而是在社区进行。 三级预防的方法适用于慢性非传染病,对传染病则不适用。
男性,28岁、高热1周,查体:贫血貌,皮肤大量淤斑和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肝、脾均不肿大,白细胞3.4×109/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5×109/L。最不可能的诊断为() 毛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多重PCR电泳没有产生条带判断结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