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大学教育系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可变薪酬有哪些类型?
【答案】可变薪酬又称为激励薪酬、绩效薪酬,是指企业按员工、团队、部门或者企业的绩效为依据而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薪酬。可变薪酬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鼓励员工为企业、部门或者团队的绩效做出更大的贡献。可变薪酬有很多类型,根据支付对象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个体可变薪酬与群体可变薪酬。
(1)个体可变薪酬
个体可变薪酬是指主要以员工个人的绩效表现为基础而支付的薪酬,这种支付方式有助于员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但是由于它支付的基础是个人,因此不利于团队的相互合作。个体可变薪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计件制
它是根据员工的产出水平和对应的工资率来支付相应的薪酬。在实践中,最简单的计件制往往采用直接计件制。为了鼓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企业更多使用的是差额计件制,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产出水平分别规定不同的工资率,依此来计算报酬。差额计件制主要有泰勒计件制和梅里克计件制两种形式。
②工时制
工时制是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的时间来支付相应的薪酬。
标准工时制也有两种变形:哈尔西50-50奖金制和罗恩制。
③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就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来支付相应的薪酬。由于有些职位的工作结果很难用数量和时间进行量化,不太适用卜述两种方法,因此就要借助于绩效考核的结果来支付可变薪酬。绩效工资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是绩效调薪; 二是绩效奖金; 三是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2)群体可变薪酬
群体可变薪酬指以团队或企业的绩效为依据来支付薪酬。群体可变薪酬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员工更加关注团队和企业的整体绩效,增进团队的合作,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绩效的实现。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团队工作方式日益重要,因此群体可变薪酬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它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因此还要辅以对个人绩效的考核,群体可变薪酬绝不意味着进行平均分配。群体可变薪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利润分享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指对代表企业绩效的某种指标(通常是利润指标)进行衡量,并以衡量的结果为依据来对员工支付薪酬。
②收益分享计划
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种与员工分享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等而带来的收益的绩效奖励模式。常见的收益分享计划有斯坎伦计划与拉克计划。
③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是针对员工个人来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激励计划的一种主要形式,长期激励计划关注的是超过一年以上绩效的反映。
2. 如何理解信度和效度?
【答案】(1)信度是指测试的可靠程度和客观程度,即测试的一致性。也指测试方法不受随机误差干扰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指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测试方法的信度越高:否则,就意味着测试方法的信度越低。效度又称效性或者正确性,是指测试方法测量出的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也就是说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测量出要测的内容。
(2)在员工甄选中,效度是指应聘者的测试成绩与今后的实际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在测试中成绩最好的人也是今后实际工作绩效最好的人,同时在测试中成绩最差的人也是今后实际工作绩效最差的人,就说明这一测试方法具有很高的效度。对效度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指标对应聘者进行选拔。
可见,为了保证员工甄选的效果,测试方法必须同时具备高的信度和效度。
3. 什么是员工甄选? 它有什么意义?
【答案】(1)员工甄选,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已经招募到的求职者进行鉴别和考察,区分他们的人格特点与知识技能水平,预测他们的未来工作绩效,从而最终挑选出企业所需要的、恰当的职位空缺填补者。
(2)员工甄选这一阶段的工作直接决定组织最后所雇佣人员的情况,会给组织带来重大经济或者战略后果,因而是招聘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阶段,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一步,需要采用多种评测方法,帮助组织公平客观的做出评价。
4. 激励理论主要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意义?
【答案】(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侧重研究研究激励行为的起点,即人们的需求与动机的内容对激励的影响,他们队为:需求动机最大限度的满足和激发是激励的本质所在。所以这些理论重点分析了人的需求与动机结构包括以下四种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 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激励是如何发生的。该理论并不试图去弄清楚有哪些激励因素,而是关注为什么人们选择特定的行为来满足其需求; 为了激励员工,管理者在激励过程中应该如何做。代
表性的过程型激励理论有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来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代表性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有目标理论与强化理论。
二、案例分析题
5. 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1].在阿里巴巴,业务经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1].(1)在阿里巴巴,尽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全部工作都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都要全部由他们来承担,在企业中,从高层到基层,应当说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当然也包括业务经理。阿里巴巴一直保持着这种相互配合的关系。
(2)除了上述以外,阿里巴巴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①在阿里巴巴,业务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在每个业务经理身边都配置一个“大政委”。业务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配合度更高。
②在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管理者拥有更大和更具体的权力。
a. 在思想和方向上进行指引和帮助。
b. 对于业务线决策,他们也有庞大的制约和制衡权。他们对于某些文化和团队发展方面的决策具有否决权。
③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仅仅局限在工作说明,人员招聘,人员培训等等方面,但在阿里巴巴,他们拥有更大更具体的权力。他们直接参与业务的经营决策,制衡企业的发展方向。反过来,这种新的权利和义务也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传统的工作。
[2].(1)在人力资源中,把支部建在连队上
在企业中,配置另外一条线,在每一个业务经理身边配置一个“大政委”,帮业务经理管好队伍、建好队伍,让一个有经验、有文化、对于组织建设有经验的人辅助业务经理,当业务线出现问题时,政委一方面是在思想上、方向上进行指引和帮助; 另一力面,对于业务线的决策,他们也有庞大的制约与制衡权。
(2)把管理部门建立在基层上,从基层里挑选优秀的人员。
一个公司最核心的作战单位就是主管所带领的10-20个人,他们一边做业务,一边思考信仰。在企业中,从基层里挑选优秀的人员。
(3)一级一级的选拔优秀的人来做管理层,不仅要考虑能力,还要考虑道德自律
阿里巴巴是一个靠道德来治理的公司,他们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个体自律。在阿里巴巴中没有什么规章制度,靠道德自律来管理,这样能够靠个体的道德自律带来长治久安。
(4)管理队伍也要明主,平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