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外政治制度703政治学理论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2. 政治决策
【答案】政治决策是指政治权力对于政治管理活动问题的决定行为。从本质上讲,政治决策,就是政治管理者确定所要实现、维护和发展的特定利益要求及其方式的行为。政治决策应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政治管理的任务而进行,是政治管理行为实施过程的起点。政治决策具有公共权威性和公共选择性的特点。政治决策具有立法决定、行政决策、司法判定不同的决策形式。
3. 两党制和多党制
【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2)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
4. 绝对君主制
【答案】绝对君主制又称专制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古代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典型。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政体成为典型的、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与中央集权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东方国家,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西欧,各国在封建
社会的末期,王权得到加强,随着民族统一的任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也就严重削弱,甚至完全被国王撇在一边而停止召开,贵族君主制也就经过等级君主制而发展成为专制君主制。
5.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和作用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当代的意大利、奥地利、印度等国都实行议会共和政体。
6. 政党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③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④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7. 政治结社
【答案】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这种组织可能专门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但其基本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加入该组织以后,不管他是否参加了该组织影响政府的活动,参加这种组织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由于政治集团组织包括政党与政治社团两大类,因此,政治结社相应地包括组织或者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
8.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二、简答题
9. 简述白然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的特点。
【答案】自然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的特点:
(1)具有父权管理特色
在自然经济形成的社会关系基础上,人们的血亲关系中的父权关系,在父权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族权、夫权和神权成为政治权力的社会和精神基础。政治权力关系成为家庭父权关系的社会体现。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管理中,政治权力的执掌者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等成为政治生活中的父母,而社会成员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子民。国家被视为政治权力掌握者的私人财产,由此形成“家天下”的统治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治权力世袭制和长子继承制。
(2)具有高度集权性
在家天下的管理方式下,政治权力定于一尊,因此,政治管理主体单一而高度集权,对于社会管理事务,皇帝乾纲独断,具有至上和绝对的权力。这样的集中权力体系,使得政治管理具有全能管理的特点。一方面,政治管理集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功能于一体; 另一方面,政治管理全面介入社会生活。
(3)以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规则为管理依据
由于自然经济的社会联系纽带是自然血亲关系及其演变的社会关系,而血亲关系是由社会道德和伦理关系为纽带来维系和调节的,所以,在此基础上的政治管理以这种伦理道德准则作为管理准则,从而使得社会政治道德化、社会道德政治化。
(4)具有强烈的人治特点
政治管理的父权管理特色、集权模式和伦理依据,决定了政治管理具有人治的强烈色彩。特定政治权力执掌者以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管理,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和要求作为政治管理和运行的规则。因此,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意志即成为政治管理的意志,管理活动以权力执掌者的意志为出发点和决策根据,以权力执掌者的意志变化为转移。
(5)以单一的直接行政方式进行
由于政治权力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所以,政治权力无以通过社会中间机制作用进行管理,从而使得政治管理只能以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进行。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和制度,不过是从属于行政命令的工具。
10.简释政治的涵义。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义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阶级关系包括敌对阶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