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环境与测绘学院846环境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答案】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2. 标化分配系数【答案】
标化分配系数是指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计算公式为为沉积物中有式中,为分配系数,即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
机碳的质量分数。
3. K 区理论
【答案】K 区理论是指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PAH 分子中具有致癌活性的,大多含有菲环结构。其显著特征是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有明显的双键性,即具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因此,认为PAH 的致癌性与这个区域的电子密度大小有关。PAH 中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叫做:&区》
4. 次生矿物
【答案】次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通常根据其性质与结构可分为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二、简答题
5. 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并简述镉对人体的毒性。
【答案】(1)镉的环境分布和污染来源
地壳中镉的丰度仅为20mg , 通常与锌共生,
最早发现镉元素就是在
矿中含镉浓度最高,
所以炼锌过程是环境中镉的主要来源。在冶炼
的工业用途很广,
主要用于电镀、增塑剂、颜料生产、
时,
常将含镉量高达
含有少量镉。
(2
)镉对人体的毒性
镉的生物半衰期长,从体内排出的速率十分缓慢,容易在体内的肾脏、肝脏等部位积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骨骼、血液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损害作用,
还能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镉对骨质的破坏作用在于它阻碍了钙的吸收,
导致骨质松软。
镉对肾脏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蓄积在肾表皮中导致输尿管排出蛋白尿。
镉是剧毒性金属,急性镉中毒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体征表现在高血压、肾损伤、睾丸组织和红血球细胞破坏等。和矿中。在时也会排放出镉。镉电池生产等。电镀厂在更换镀液的废镀液排入周围水体中。另外,在磷肥、污泥和矿物燃料中也
6. 简述植物修复去除污染物的方式。
【答案】植物修复去除污染物的方式主要包括:
(1)植物提取
植物直接吸收污染物并在体内蓄积,植物收获后才进行处理。收获后可以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2)植物降解
植物本身及其相关微生物和各种酶系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的
性的中间产物。
(3)植物稳定
植物在与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染物固定并降低其生物活性,以减少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危害。
(4)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与植物吸收相连的,它是利用植物的吸取、积累、挥发而减少土壤挥发性污染物。和或转化为无毒
7. 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
【答案】排放到大气中的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并举例说明。破坏臭氧层的原理以及有关反应式如下:
三、论述题
8.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1)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和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的例子
土壤水分的含量
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的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壤中无扩散;含水
气态扩散系数最大;含水
增加,两种扩散系数都增加;
加,非气体扩散系数下降;
土壤吸附的影响
吸附作用是农药与土壤固相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其他过程的发生。如土壤对除草剂2, 4-D 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
土壤的紧实度
紧实度是影响土壤孔隙率和界面性质的参数,紧实度高,土壤的充气孔隙率降低,扩散系数也降低。
温度
温度升高,有机物的蒸汽密度升高,总的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如林丹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増大。非气态扩散系数最大;随水分的增加,总扩散系数下降;含水随水分的增加,非气体扩散系数增加。总扩散系数和随水分的随水分的增
9. 阐述绿色工程的12条原理。
【答案】绿色工程着眼于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达到提高可持续能力的目的。绿色工程也有12条原理,这些原理给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以人类健康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参与设计新材料、产品、生产过程和系统可遵循的框架。基于这12条原理进行设计实际上已考虑到环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