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A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淮北师范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科目名称:分析化学 科目代码:831 适用专业:化学(一级学科) 、应用化学 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
--------------------------------------------------------------------------------------------------------------------
一、选择题(15题,共30分)
1. 拟配制NaOH 标准溶液时,称取NaOH ,应选用哪种级别的试剂更合适( )。
A. 优级纯 B. 分析纯 C. 化学纯 D. 实验试剂
2. 用EDTA 滴定水中Ca 2+时,消除Mg 2+干扰宜采用 ( ) 。
A. 加抗坏血酸B. 加三乙醇胺 C. 加NaOH D. 加氰化钾
3. 用EDTA 滴定法测定Mg 2+时,通常要用缓冲溶液控制酸度,通常控制的pH 范围为( )。
A. 1~2 B. 5~6 C. 10 D. 12
4. 与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A. 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 B. 缓冲溶液的pH 范围
C. 外加的酸量 D. 外加的碱量
5. 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 滴定管未经校准 D. 滴定管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6. 用EDTA 滴定SO 42- 时,滴定方式可选用( )
A. 直接滴定 B. 返滴定 C. 置换滴定 D. 间接滴定
7. 为了测定水中Ca 2+、Mg 2+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 ,然后调至pH=10
C.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
D. 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8. 重量分析沉淀时,为了避免局部过浓现象, 可采用( )
A. 减少沉淀剂量 B. 均匀沉淀法 C. 共沉淀法 D. 继沉淀法
ˊ9. 已知E 0Fe 3+/Fe2+=0.70V,加入磷酸后,体系的条件电势将(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关
10. 标定EDTA 溶液浓度时, 合适的基准物质是( )
A. ZnO B. Na 2S 2O 3 C. Na2CO 3 D. Na2C 2O 4
-111. 配制250 mL0.1 mol ·L H Cl溶液需量取浓H Cl 2.1 mL,应选取哪种量器量取( )。
A. 10 mL移液管 B. 10 mL吸量管 C. 5 mL吸量管 D. 10 mL 量筒
-12.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 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0范围内, 若酸度过高, 则结果( ) ---------------------------------------------------------------------------------------------------------------------------------------淮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