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急诊医学(医学高级)题库>急诊医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 . 弥散障碍
B .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 . 酸碱失衡
D . 肺泡通气不足

男,48岁。腹痛48小时,诊断为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病因不明,血压90/50mmHg,脉搏100次/分,神志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弱。病人出现休克,应属于()。 A.出血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损伤性休克。 神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患者男,60岁,近1个月反复出现心前区憋闷,持续几分钟可自行缓解,昨晚因情绪波动而饮白酒250ml,夜里突发心前区疼,伴多汗,同时呼吸困难,吸烟40年,30支/d。查体:Bp130/75mmHg,心率65次/min,心、肺(-)。如果BNP>500ng/ml,那么引发其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支气管哮喘。 B.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C.肺气肿。 D.自发性气胸。 E.呼吸肌麻痹。 下列哪项不属于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慢性肺部疾患。 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 食物中毒。 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 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 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男,48岁。腹痛48小时,诊断为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病因不明,血压90/50mmHg,脉搏100次/分,神志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弱。病人休克的原因为()。 A.大量毒素的吸收。 大量液体丧失于腹腔。 中毒性心肌炎。 毒素吸收和血容量减少。 急性呼吸衰竭。 关于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