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2. 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
A. 孝廉
B. 达于教化
C. 贤良方正
D. 茂材
【答案】A
【解析】察举制度是汉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来选拔官吏,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制度。察举科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常科,如孝廉为岁举,茂材在西汉为特举,东汉定为岁举;二是特举,临时需要或统治者个人兴趣偶一为之,如贤良方正科、明经科、童子科等。在各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注重考察德行,以孝行廉举为基本条件,主要是察举孝子廉吏。
3. 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出现
B. “文化下移”和“四民”阶层的出现
C. 生产力发展
D. 官学失守
【答案】A
4. 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
A. 《学制令》
B. 《大学令》
C. 《产业教育振兴法》
D. 《教育基本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日本教育法案的了解程度。1872年,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
,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并且效仿法国,将全国分成8改革法令《学制令》
,大学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个学区。日本政府在1918年颁布了《大学令》
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可以设立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地方公立大学,单科大学,3-4年修业年限; 大多是录取的预科或者高级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日本在1947年的时候颁布了《教育基本
,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指明了方向,主要精神是:陶冶人法》和《学校教育法》
格,培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还有学术自由,男女同校等。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
A. 一般发展
B. 特殊发展
C. 全面发展
D. 个性发展
【答案】A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通过实验,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6. 下列教育家中,谁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 ( )
A. 董仲舒
B. 李斯
C. 公孙弘
D. 王充
【答案】D
7. 下列不属于改革派教育主张的是( )
A. 倡导“经世致用”
B. 主张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C. 引进西方教育制度
D.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
【答案】C
8. 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A. 分斋教学
B. 自由讲学
C. 注重考试
D. 藏书读书
【答案】B
9.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 《学记》
B. 《论语》
C. 《尚书》
D. 《孟子》
【答案】A
10.魏晋南比朝的选士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养十求贤
【答案】C
11.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
A.0.01
B.0.05
C.1.00
D.2.0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中的相关系数的理解掌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示相关强度,相关系数为0时,称为零相关,即毫无相关;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正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负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12.“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则富的关心,超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 )。
A. 乌申斯基
B. 苏霍姆林斯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