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5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答案】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包括:

(1)制度激励

家庭承包制改革大大拓展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空间,有效地培育了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促使人们有效地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性活动中。经营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奠立了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

(2)政策优化

①国家对农业的计划管理手段不断减少,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各种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大小,安排农业生产;

②国家的农业政策逐步转变为对农业的宏观控制,特别是转变为对农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对农民不合理的经营行为进行阻止和引导;

③国家建立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或产业区,在农产品贸易自山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对竞争力和战略地位不同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政策。

(3)市场诱导与需求拉动

①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各种农产品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的变动成为农民关注的重点,需求拉动成为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力量;

②农民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经营,通过经营组织力一式的现代化来提高农产品的供给绩效。

(4)科技支撑

科技兴农促使中国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化,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粮食育种、栽培技术、畜禽育种、饲料加工和饲养技术、各种常规和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的配置效率。

2.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与特性有哪些?

【答案】(1)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①市场参加者可以对农业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为

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

③农业信息商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而独立为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是伴随着商品农产品的出现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商品农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成分比重较小,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己。

④农业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并发挥作用晚于商品农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

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才出现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行业,使物化于物质商品中的信息成分突现出来,农业信息商品才可成为独立的商品存在于生产流通领域。

⑤农业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制度的确立是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

信息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信息成为商品的条件之一是信息所有者拥有私有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制度建立以后,农业科学技术情报的交流就开始以法律形式确定它们的经济价值,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

(2)农业信息商品的特性

农业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农业信息商品作为非物质产品,具有一系列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特征:

①农业信息商品是一种体验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的定价就比其他商品的定价更加困难。商家可以利用体验商品的特点开展农业信息商品的营销; 媒体生产者通过品牌或信誉来克服体验商品的难题,依靠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为其付费。

②农业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特点

农业信息商品在研发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固定成本很高; 农业信息商品的复制却非常低廉。一项农业信息商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其边际生产成本几乎为零。

③农业信息商品的时效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时效性,包括内容的时效性与传递过程的时效性。

a. 内容的时效性是指农业信息商品的内容对于特定的使用者来说,只在特定的时间内有效; b. 传递过程的时效性是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时间成本,传递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大。 ④农业信息商品价值发挥的使用者依赖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潜在的。农业信息商品潜在使用价值的发挥程度必须依赖于购买方的素质及其运用程度,依赖十信息本身和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度。由十素质和生产方式不同,使用某项农业信息商品可能产生不同的效益。

⑤农业信息商品的易扩散性

⑥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分为对他人有利的正外部性和对他人不利的负外部性两种。对一些外部性很强的农业信息产品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干预。

二、思考题

3. 何谓农产品需求? 农产品需求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案】(1)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2)构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 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如果农产品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一定支付能力,不会形成需求; 只有具有购买能力支撑的购买欲望,才会形成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4. 试分析影啊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答案】(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而稳定,需求弹性小,而且越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越小。

(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如果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越多,其替代程度越大,则该农产品的需求越富有弹性; 若某种农产品有完全相近(即效用相同)的替代品,那么它的需求弹性是无限或完全的。

(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农产品的用途越广泛,其需求弹性就越大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如果某种农产品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比重小,消费者对此种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反应不灵敏,则需求弹性小; 反之,所占比重较大,则需求弹性大。

(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低收入者对生活必须农产品和奢侈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都小; 高收入者对生活必须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对奢侈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高。

(6)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大,其价格的变动不会对此类农产品的消费量带来很大影响,需求弹性小; 相反,依赖程度小,则需求弹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