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软话题
【答案】软话题是指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类、情感类等谈话节目当中的一此话题。这类节目往往涉及家庭、恋爱、婚姻、伦理、道德、法律、人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讨论社会的良性运行、文化的交融沟通、人际的和谐相处,话题一般为受大众关注的“软”性话题; 即使话题中有涉及社会政治等“硬性”内容,也往往会选择从个人角度却切入、展开话题。
2. 混合模式
【答案】混合模式是指一般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一种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混合模式板块式节目的受众群比较广泛,很少有特殊规定性; 同时由于受众群的广泛势必引起其收听(收视)需求的广泛性,就决定这类节目的内容比较宽泛,既可以集新闻、教育、文娱、服务于一体,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三类来编排。
3. 风凰卫视
【答案】凤凰卫视英文名PhoenixSatelliteTelevisionHoldingsLimited ,官网:http ://www.ifeng.coma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中文电视台,不属于香港本地电视台,其主要日标对象是我国(大陆)及其他使用中文的观众群,因此凤凰卫视在香港关注度并不算高。凤凰卫视1996年3月31年开播,由新闻集团(透过香港StarTV )、香港资本及中资合股组成,节目集新闻资讯、体育、音乐、电视剧于一身。凤凰卫视集团旗下的卫视频道有:凤凰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及电影台; 另外两个媒体平台为《凤凰周刊》及凤凰新媒体
(凤凰网)。
4. 新闻报道语言
【答案】新闻报道语言是指新闻信息传播机构中承担信息采集、编辑报道工作的从业人员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内容时使用的语言。新闻报道语言一般是主体语言,即主持人、记者以第一人称进行报道,以明确报道责任,因而在节目中往往需交代报道者与报道语言的明确关系。
5.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
【答案】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主要指的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党政领导的重大活动、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的经济决策、外交事务、本地区的党政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等等,重要程度高、影响力大,一般以硬新闻为主。
6. 电视节目欣赏指数
【答案】指标欣赏指数(Appreciationlndex , A1)是指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尽管视听率基本上描述出受众的分布和偏好,但是很难依据这个数量指标判断出受众对节目的质量评价。电视节目欣赏指数是为了弥补视听率的局限而发展出来的另外一套衡量指标,实际上也是要试图测量出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满意程度。
7. 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
【答案】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是指以经济利益为考虑要素,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频段资源、传播效应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运作的所有经营管理和统称,这是广义上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的概念; 从狭义上来讲,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是专指出售广播电视广告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8. 新闻播音语言
【答案】新闻播音语言是指广播电视新闻机构中承担向受众口头传达语言信息(即“播音,,)工作的从业者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这是对记者、编辑等提供的文字稿的日头再现,主要包括新闻的导语和串联词,广播新闻除录音报道、现场报道外的大部分内容,电视口播的新闻快讯简讯,新闻的背景和相关资料,新闻评论,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公告。
9. 少’一播电视频率/频道专业化
【答案】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专业化,是指广播电视机构以频率和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以满足特定的市场和受众需要。每一个频率、频道都依托高品质的品牌栏目来支撑。频率/频道专业化,既是全世界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在市场化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10.系统性回忆
【答案】系统性回忆又称“第二天回忆”(Day-afterrecall , DAR )。主要用于广播收听率的测量。通常与电话调查相结合,始于1930年代。这种力法通常选定某一天作为听众测量的样本日期,在第二天要求随机抽取的听众回忆头一天他们所听的广播节目内容和他们听广播的情景。
11.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
【答案】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简称A TV ,英文名AsiaTelevisionLtd. ,官网:http ://www.hkatv.corno是香港本土的另一家商营电视公司,前身为“丽的映声”(有线电视)及“丽的电视”。亚视设有两个频道,分别为中文(粤语)播出的本港台及英语的国际台; A TV 下辖亚洲电视企业有限公司、A TV 在线等分支机构。2002年,亚视宣布己经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批准,亚视本港台及国际台两个频道,透过广东省有线网正式在珠三角落地。
12.广播电视经营管理
【答案】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是广播电视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即运用广播电视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及内部协调,使广播电视组织的资源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以达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二、简答题
13.简述声音的特性。
【答案】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媒介,广播电视对声音的研究需要认识声音的如下特性:
(1)声音的物理性
①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波动,即声源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波在传播媒介引起的质点的振动形成的波,而这种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是在同一直线上,即声波是一条纵波。
②声波通常可以用波长、频率和波速三个主要变量加以描述:
波长是指沿着声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质点间的距离,通常以相邻两个振动密部中央或疏部之间的测量距离;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引起的质点的振动次数;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振动传播的距离,即声波的波长和频率数值的乘积。
③声音振动的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 振动的次数越多,其频率的数值也就越高。 (2>声音的立体感与空间信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来自周围不同的空间位置,除声音的音色、音调、响度等声音要素外,声音还包括方位感和空间感的信息。
①声音方位感信息是指能判定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位的信息; 空间感信息指能通过声音强弱的变化,以及渐次反射声、延时声和混响声的组合,来判定声音产生空间的纵深度的信息。
②立体声广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道的放音系统,在不同的放音系统之间形成‘个声场,用以模拟现实环境中不同声源的发声位置,使声音场中的各部分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空间分布感,同时使声音源具有一定的几何宽度。因此,立体声广播的声音要比传统单声道广播的声音效果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声音的心理性
声音的物理特性与空间感,是声波的构成基础,但声音具体传达的内容与情绪,更有心理上的因素。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作用于听者特定心理活动,会产生表情达意的作用,即声音具有心理性的特点。
14.简述广播电视的类型化构成策略。
【答案】对于商业广播电视来说,最基本的节目构成策略有以下这样几种:
(1)连续、稳定的“受众流”
①这种编排方法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安排一系列的节目,并且使节目与节目之间形成有机的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