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泌尿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感染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25岁。一周前右足底被铁钉刺伤,未作清创处理。近日,感头痛、咬肌紧张酸胀,诊断为破伤风。其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A . 毒素也可影响交感神经
B . 痉挛毒素是引起症状的主要毒素
C . 溶血毒素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D . 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
E .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症状

溢价发行 患者女性,45岁,身高158cm,体重58kg,体表面积1.58m2。因“右乳腺癌复发”来诊。患者不能耐受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学治疗不良反应,行4周期卡培他滨+多西他赛(XD方案)化学治疗至今。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无家族遗传病及肿瘤史。查体:一般情况评分(KPS)70分,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胸壁未及结节,左侧乳腺未及肿块,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肿瘤标志物、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套、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正常。肝功能异常,入院第1~5日行护肝治疗。第6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79×109/L,中性粒细胞2.62×109/L,血红蛋白128g/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3U/L。行第5周期XD化学治疗并护肝,预防止吐,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诊断:右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复发(右胸壁,纵隔)。用药医嘱: ①肝水解肽10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1~7日使用; ②甘草酸二铵3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1~7日使用; ③复合辅酶2支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1~7日使用; ④地塞米松8mg,口服,每日2次,第5~7日使用; ⑤盐酸托烷司琼5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6日化学治疗前30分钟使用; ⑥泮托拉唑6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6日使用; ⑦多西他赛12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第6日使用; ⑧卡培他滨1500mg,口服,每日2次,第6~19日使用; ⑨劳拉西泮0.34mg,口服,每日3次,第6~7日使用; ⑩苯海拉明25mg,口服,每日3次,第6~7日使用; ⑪氟哌啶醇1.5mg,口服,每日3次,第6~7日使用。 护肝药物有() 苯海拉明。 劳拉西泮。 甘草酸二铵。 氟哌啶醇。 肝水解肽。 复合辅酶。 下列哪项不是肺胀的常见标实() A.风寒。 B.风热。 C.疫毒。 D.痰浊。 E.水饮。 患者男性,39岁,16年来因膀胱癌在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4次,术后间断膀胱灌注治疗。3周前复查膀胱镜提示膀胱肿瘤复发,泌尿系统超声示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可见多发肿物,膀胱颈部肿物与前列腺分界不清,基底宽,侵犯膀胱壁全层;右肾扩张积水,残余尿量78ml。近1周来患者述下腹痛尿频尿量减少。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查体:体温36.8℃,脉率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86mmHg(1mmHg=0.133kPa)。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下腹可见手术瘢痕。耻骨上区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7g/L,血肌酐644.1μmol/L,尿素氮22.6mmol/L,葡萄糖11.3mmol/L,钾5.1mmol/L,碳酸氢根离子21.4mmol/L。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为()。【提示】对该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左肾穿刺造瘘术,穿刺成功后因尿液流出压力较高,故扩张置管,过程顺利,即刻引流出200ml尿液。但患者回病房后其左肾造瘘管不再有尿液引出,复查血肌酐较前升高。 液体入量不足。 缺血性肾损害。 药物性肾损害。 造瘘管移位。 梗阻性肾损害。 急性间质性肾炎。 双座止回阀输出端接气控二位三通阀控制端且二位三通阀有控制信号时,气源截止,则该组阀件的逻辑关系是()。 滑油低压报警功能。 主机运行中的换向与制动逻辑程序控制。 节省人力。 人员舒适功能。 患者男,25岁。一周前右足底被铁钉刺伤,未作清创处理。近日,感头痛、咬肌紧张酸胀,诊断为破伤风。其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的主要毒素,痉挛毒素是外毒素,溶血毒素会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毒素也会对交感神经产生影响。故选E。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