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学位]之农村社会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村的传统婚姻观和当代婚姻观有哪些区别?
【答案】婚姻观是指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农村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和自身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社区人们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村的传统婚姻观和当代婚姻观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在传统社会中,农村妇女的婚姻观里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和因袭性,而在现代社会中,农村妇女的这种依附和因袭观念在逐渐消亡。
(2)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女子的贞操节烈广为社会所重,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兴起,旧道德在不断地反思、批判、抵抗中开始瓦解,新的婚姻观念逐渐形成。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妇女而言,婚姻已经更多地和自己的自由选择和个人生活幸福相联系。
2. 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案】(1)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①“生产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
②“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生活水平要有实质性提高。
③“乡风文明”是指乡村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④“村容整洁”是指乡村面貌要有新提高。
⑤“管理民主”是指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3. 论述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答案】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是消除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2)设置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激励,以求各种资源的效率调整到最佳状态;
(3)当新的制度中又出现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因素时,应及时予以调整,继续推进制度创新迈向更高阶段;
(4)任何国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同时又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阻碍城镇化的制度逐渐瓦解,而新生的促进城镇化的制度不断涌现;
(5)—种有效的供给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或阻碍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就是力求消解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创制有效率的制度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即使在不改变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也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对于我国整个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4. 文化下乡有什么意义?
【答案】文化下乡是指城市有组织地将图书、报刊、戏曲、电影、电视等送下乡,结合农村实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
文化下乡的意义体现为:
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抓住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薄弱环节,深入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把“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三下乡”活动如今已成为工业反晡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党同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载体。
5. 农业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答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实际上是由相互联系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组成的。无论是哪一个系统都少不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农业及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学技术,这是由农业的特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订规划
在日益激烈的农业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占据明显优势。为应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的规划纲要。
(3)科技下乡
为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宣部、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等14个部委于1995年发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4)创造奇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6. 如何理解农民的“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
【答案】“理性”是指人类选择与调节自我行为的能力,其中包括目的的选择和确认,调整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及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等。
(1)经济理性
施坚雅认为“基层市场”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农民在集市点的选择以及集市的安排等方面都有着充分的理性思考。而且,由于农民已介入到市场体系之中,他们的行为也就必然受市场规律的引导,必须为获利而思考和选择。
(2)生存理性
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7. 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
【答案】(1)农业补贴的意义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者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行为。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能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
(2)我国农业补贴的取向
①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 ②支持生态工程建设。
③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④增加农民收入。
⑤研究制定农民社会救助保障制度。
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8. 农村社会保障怎样分步走?
【答案】(1)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优抚安置等项目。
(2)农村社会保障分步走的步骤
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范围和标准的制定必须要与各地区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的经济、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会保障需求相适应。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形成地区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来说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