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81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近期报纸上找出优劣导语各5条,并说明认定其优劣的依据。
【答案】(1)优秀导语范例
①(美联社3月1日北京电)他充满孩子气的微笑出现在中国各大报纸上。最近,他每天晚上都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网上有数十个关于他的专题网站。
②(法新社日内瓦8月25日电)如果‘名大夫把日内瓦湖当作病人,那他下的诊断是:严重的慢性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③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④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pl},下午好! ’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晦,下午好! ”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⑤1974年,在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导语分析:
读者很容易被以上出彩、别具一格的新闻导语所吸引,有一种迫不及待想阅读下去的冲动。这就是导语所起的神奇功能。它就像商店的橱窗一样既展示精美商品,又招徕顾客购买,给人以明快夺目的感觉。
其实,不论哪种导语,它都是一块战略要地,用寸土寸金来形容都不为过。如果把一则新闻比做交响乐的话,那导语就是前奏部分,它为整体定下基调。在结构上,它是布局的中轴。上,它可连标题; 下,提擎主体一一标题依它而定,主体以它为轴心而展开。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曼切尔曾指出:“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写作导语了。”美国另一位新闻学家赫伯特,黑德甚至断言:“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2)欠妥导语案例
①“真想不到国内银行的服务也这么完备! ”近日,一位前来工商银行聊城市振兴路支行办理业务的外商深有感触地说。不久前,这位外商来聊城投资,振兴路支行立即为其“量身定制”了
高水平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振兴路支行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谋求发展上见成交以优质服务赢得客户赞誉。
导语分析:
典型的党八股导语,枯燥乏味兼且装腔作势。近日是哪一日、外商是谁、一揽子金融报务方案的要点是什么、银行搞好金融服务与一个政治活动有什么必然联系,一百多字的导语没有一个细节,没有一点情景,没有一句实话,是一个失败的导语。
②《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年3月28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导语分析:
过分夸张,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不仅使文章看起来媚俗化,而且还有成为软文的嫌疑。另外,低俗炒作原本就是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这类新闻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引发读者一些思考。
③日前,开发区工商所自行设计制作名为《食品经营行为规范指南》的PPT ,成为强化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宣传,提高食品经营户规范经营意识的又一重要举措。目前,该PPT 每日在该大厅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引导新近核准登记的食品经营户在第一时间接受入门食品安全教育,便于在今后经营中按照规范操作。同时,该PPT 还在全军后勤食品安全会议和镇街的新区学校上予以播放,发挥社会化的宣传功能。
导语分析:
欠妥之一:导语开头用了‘旧前’夕,中间又出现了“目前’夕;
欠妥之二:这个导语共182字,字数过多、不够精悍;
欠妥之三:应该要用的标点符号不能省略,导语中讲到的社区学校,应在社区与学校之间用上顿号,说明是两个概念;
欠妥之四:自制PPT 投资多少、播放多久、有多少名新办证者受到教育,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应在导语中讲清楚。
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17日,我区举行“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专题报告会,帮助各级领导干部从容面对境内外媒体,提高对突发事件传播的应变处理能力。
导语分析:
原导语前几句是套话,违背写消息的基本要求,即“不应该出现套话”。导语应写出最实际的内容,尽力把新闻事件的几个要素都写进去。
⑤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委,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适当放宽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各种责任制,全县开始出现新气象。
导语分析:
这条导语全是空话,既没有指出如何从实际出发,也没有道出具体政策,与其说是导语不如说是一篇总结报告的提纲,而现在这种概括性或概念的导语仍充斥着某些报纸。它好象一道万能
公式,套用在哪里都灵。如果抹去地名,根本分不清这是哪的新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千“纸”一面,拒绝迎合受众的兴趣和关注。一些本来很有价值的新闻,也可能因导语欠妥而黯然失色。
2. 如何认识消息体裁的优势?
【答案】(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消息是简括的报道,它往往省去新闻事实中的细枝末节,不赘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它可不受新闻题材的限制。媒体刊登的消息越多,其总体上传播的信息量也越大。
(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由于文章内容简括,不必照顾事件的过程或细节,消息可及时地,用滚动传播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正在进展之中的事件。消息篇}隔短小,写作、编发稿件都可节省时间,从而使它有条件冲在前面,担任“第一报”的任务。
(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即使宗教信仰、政治见解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愿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正视事实。在世界范围内,通讯社的新闻稿更易被各国媒体所采用,原因就在于通讯社新闻总汇的稿件,更注重掩饰观点,更善于用事实表达意见。
(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与通讯或长篇报道相比,消息是浓缩了的新闻,它可让信息毫无阻拦地直接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读者,对各类传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
3. 阅读下面两条短消息,就其采访与写作中的优点或缺点,分别写出评论性短文。
第一篇:形似别墅收费一元
武汉高档公厕不“方便”
(本报记者刘学华通讯员张斌华武汉报道)江城武汉最好的公厕日前向市民开放,然而有人却把它当成了冷饮厅,有人在公厕门前徘徊不前。
两座投资约150万元的公厕位于汉口西湖广场两侧。有关人士称,这是该市最高档的公厕。 记者日前见到,豪华公厕的宽敞大厅里分列两排红木座椅,三室分别为男厕、女厕、残疾人专用厕,不用水冲。然而高贵的外表加上一次一元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工作人员说,生意清淡。
(《中国商报》2000-06-05)
第二篇:
我国平均20个学生一位老师
本报讯到去年年底,我国共有1200万教育“园丁”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向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人口群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平均每20多名学生有一位老师。
截至1999年底,全国普通学校教职工总数1480.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78.6万人,担负着86万余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2.44亿在校生的培养任务。同时,72万余所各级成人学校共有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