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2. 意动用法

【答案】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用如意动时,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美其服”,就是认为他的衣服美。名词用如意动,则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3. 本义

【答案】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这首歌)唱红了。”

4. 旁轉

【答案】旁转是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斯”从“其”声,“其”在支部,“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韵尾一般相同。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5. 平仄

【答案】平仄是指诗文的韵律。它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6. 双声叠韵

【答案】双声叠韵是音韵学术语,也是写诗在声律上的表现方式之一。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即迭韵,是指两个字的韵相同。先秦的声母系统和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将上古的双声迭韵和现代的双声迭韵混为一谈。如“芣莒”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7.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答案】随: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8.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答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由于。

9. 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答案】苟:假如,假设连词。

10.诚既勇兮又以武。

【答案】武:武艺,指战斗的能力。

11.君其问诸水滨 .

【答案】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1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末及死,吾子勉之。 ..

【答案】(1)即:动词,走向。

(2)勉:努力。

13.子日:“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

【答案】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

14.危邦不入。(《论语·泰伯》)

【答案】危:发生暴乱。

三、分析题

15.根据“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古字形和本义。

败 斤 元 载 寸

【答案】(1)败:会意。从贝,从攴。本义:毁坏,搞坏。

(2)斤:象形,本义:砍木头用的斧子。

(3)元:会意。从一,从兀。本义:头。

(4)载:形声。从车(去掉车后的部分)声。本义:乘车。

(5)寸:指事。从又,从一。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16.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出活用的词,活用的种类),并翻译全句。

(1)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2)孟嘗君客我。

【答案】(1)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①指出活用的词:贵、贱。

②活用的种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③翻译全句:开明的君主会认为五谷更加贵重,而金玉则很廉价。

(2)孟嘗君客我

①指出活用的词:客。

②活用的种类: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翻译全句:孟尝君把我当成客人。

四、综合题

17.認真閱讀下列古文及注釋文字,然俊做相應題目。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為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封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封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注謟媚也偏屬也「音義」解音蟹謟他檢反比毗志反)商書曰無偏无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谓矣「…………」建一官而三物成(「疏」正義曰尉佐同掌一事故為建一官也三事成者成其得舉得位得官也官位一也變文相辟耳)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傅襄公三年》)

(1)解釋詞語:(請老嗣稱孰黨)

(2)原文“建一官而三物成”,下列哪句括最能合乎其意,且能辅足原文省略空缺处[……]?

A. 晉侯怒謂羊舌赤曰合諸侯以為榮也

B. 以某不協請君臨之使匄乞盟

C. 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

D. 羊舌四族皆疆家也解狐謀之

(3)注文“謟媚也’、“謟他檢反”及【疏】之後文字各为誰作?

(4)根據文中注音和反切,寫出“解”“諂”“比”三字的中文拼音。

(5)祁奚薦舉了哪些人擔任職務,請選擇:

A. 午也可

B. 赤也可

C. 羊舌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