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764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5

  摘要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

1. “苏报案”

【答案】“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2. 新闻文本

【答案】新闻文本,是新闻的物质载体形式,是文化文本、文化载体。新闻文本不仅是人类所有其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产品(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中介之一; 更是信息时代各种不同文化进行跨国、跨地区、跨民族交流的“首要”桥梁和载体; 是一种反映、再现事实世界的基本方式; 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概念,其动态是由读者的阅读过程带入的。

3. “把关人”

【答案】把关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把关人“把关”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于作为自身原有经验、看法、兴趣等的总和的预存立场。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如上级、同僚以及受众反馈等的影响。一句话,把关人是根据自己对受众需要与兴趣的理解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加以选择的。任何一个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4. 宣传

【答案】宣传,是一种劝服活动,直接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他人的意识,使其接受宣传者的某种观念,最终目的则是期望接受宣传的人能够以宣传者期望的方式进行活动或行为。尽管宣传可以划分为各种形式和不同层次,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①目的性; ②倾向性; ③社会性; ④

第 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