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5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记者采访中需要记录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案】记者采访中需要记录的内容有:

(1)记“要点”。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要获取采访所需的材料。然而,访问过程中对象所谈的各种各样的事实性材料,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记“要点”就是要求记者在听的同时注意记录那些与本次采访有关的材料,或者是些对以后采访报道可能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具体而言,“要点”一般包括访问对象所谈的一些典型的事例、曲折的情节、生动的细节、有个性的语言,以及容易搞错的人名、地名、时间、专用名词、术语、数据等。

(2)记疑问。访问对象的谈话中出现的疑问之处,也需要记录。这不仅是为了避免对事实把握得不准确,而且还有利于记者发现问题,深入采访。

(3)记“特色”。记者的访问活动作为一项主要的、经常性的新闻采访活动,其所采写的材料自然应该是多方面的、全面的。因此,在访问过程中,记者除了要用嘴巴问,用耳朵听以外,还要辅以眼睛看,从而更好地了解、掌握对象,并获取现场的实证材料。访问现场的实证材料,尤其是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记者一定要注意记录下来。这些有“特色”的材料,主要是访问对象的外貌、神态、动作、语气,访问现场的环境、气氛等。记录下这些材料,不仅能帮助记者加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它们常常是写作新闻报道时十分珍贵的素材。

(4)记“识”。新闻访问活动中的“识”,是指那些有关理念性的材料。记事不忘记“识”,就是要求记者在做访谈记录时,不光要认真记录所见所闻的东西,还要十分注意记录下访问对象的思想观点,其对问题和事件的分析与认识,以及记者本人的思考、联想、评价等。记录下这些“识”,对记者更好地认识、把握客观事物,提炼新闻主题,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很有好处的。

(5)记录随时产生的灵感和思路。在倾听采访对象谈话的过程中,记者有时会突然进发出新的写作思路或灵感,此时记者就可以将它记录下来。在完成采访工作后,记者可结合手头的资料,依照笔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从而使写作更为顺畅。

(6)记录观察所得。采访工作强调观察的作用,而观察是录音、录像设备不能替代的。有的时候,同样的环境,不同的记者去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就可能完全不同。

(7)记录非正式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在进入正式的采访活动之前,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会进行一番寒暄和个人化的交流,但就是在这种交流中,采访对象的三言两语中往往蕴涵着新闻信息。

2. 简述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快速识别能力,是新闻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