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阵发性心悸半年,时有胸闷,登二楼觉气急3个月。下肢水肿3天来院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P-R间期0.24秒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入院后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第4天突然神志不清,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D。经救治以后神志清醒,心跳恢复,心率45次/分,并有频发期前收缩。此时处理应()。 A.临床心脏起搏下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心律平)。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 停用所有药物观察。
男孩,4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3d,头痛1d,喷射性呕吐3次,上腹部疼痛于1995年5月入院。患儿呕吐前吃香蕉2只。体检:体温40℃,神志清,咽红,颈软,双侧腮腺2cm×3cm,有压痛,心、肺无异常,全腹软,无压痛,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该病人应做的检查是() A.大便常规及培养。 血常规及血沉。 脑脊液检查。 血淀粉酶测定。 腹部B型超声波。
法律主要通过()。道德主要通过()。道德和法律()。 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 行为者道德良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力量来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 产生和发展的趋势相同。
男孩,2岁。1992年7月下旬因发热2d,头痛,呕吐3次。稀使1次,外院肌内注射青霉素2d无好转来院。体检:神志清,嗜睡状,颈稍有抵抗,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高,微混,细胞数320×106/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蛋白0.6g/L,糖及氯化物正常。下列治疗中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 A.用20%甘露醇降颅压。 用大剂量青霉素控制感染。 用降温、止痉等对症处理。 给予丰富热量的流汁,必要时鼻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性表现在()。医学伦理学的时代性在()。医学伦理学的继承性表现在()。 医学伦理学的内容深刻反映时代的经济、社会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古代医者把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普同一等"、"一视同仁"是古今中外医学共有的伦理观念。 古代的医德规范今天仍然有规范医者的价值。 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内容是医学实践和科学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
男孩,2岁。1992年7月下旬因发热2d,头痛,呕吐3次。稀使1次,外院肌内注射青霉素2d无好转来院。体检:神志清,嗜睡状,颈稍有抵抗,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高,微混,细胞数320×106/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蛋白0.6g/L,糖及氯化物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