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培养单位南京土壤研究所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子传递链。
【答案】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
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的传递及氧的利用,产生
2. 内环境。
【答案】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或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3. 内共生学说。
【答案】内共生学说是认为一些细胞器是通过细胞内共生的过程而产生的学说。
4. 细胞分化。
【答案】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5. 颈卵器植物。
【答案】颈卵器植物是具有颈卵器结构的植物类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6. 聚合酶链式反应。
【答案】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体外模拟发生于细胞内的DNA 快速扩増特定基因或DNA 序列的复制过程的技术。
7. 希尔反应。
【答案】希尔反应是指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照光,使水分解,释放氧气并还原电子受体的反应。希尔发现在分离的叶绿体(实际是被膜破裂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照光时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
8. 隔离。
【答案】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和A TP 。
二、填空题
9. 迁徙是一种_____性行为,是_____的产物,受_____的调控。
【答案】先天;进化;生物钟
10.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部分。
【答案】血管;淋巴管;心脏;血液;淋巴
11.质体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分_____和有色体两种。
【答案】白色体
12.指甲,毛发以及有蹄类的蹄,角,羊毛等的成分都是呈_____的纤维蛋白,称为_____。_____是脊椎动物中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蛋白质。 【答案】螺旋;角蛋白;胶原蛋白
13.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五个部分组成。
【答案】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
14.在卡尔文本森循环中,每经过_____次的循环才能产生6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其中_____分子3-磷酸甘油酸用于再循环,_____分子3-磷酸甘油酸用于合成葡萄糖。
【答案】3; 5; 1
15.生物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自养;异养
【解析】生物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自养和异养2种类型。
16.单糖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0形成双键;二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O 形成双键。
【答案】醛;1; 酮;2
17.有性生殖的方式之一,雌性生殖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称为_____。
【答案】孤雌生殖
18.第一类激素作用在靶细胞表面,并不进入细胞内部, 而是与细胞膜表面特异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_____激活产生_____(一种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再去激活细胞内的一些特定的_____,从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答案】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在存在的条件下
,
转变为磷酸化酶 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
,【解析】第一类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
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反应等等。
三、简答题
19.根系有哪些类型?
【答案】根系主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1)直根系: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根继续生长,明显而发达。由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如:棉花。
(2)须根系: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在生长一个短时期后,即停止生长而枯萎,并由茎基部节上产生大量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也能继续发育,形成分枝,整个根系形如须状,故称须根系。如:小麦、水稻、玉米。
20.解释下列现象:被人血清免疫后的家兔抗血清对人、黑猩猩、大渥猩血清的滴定比值分别为100%、97%和92%。
【答案】血清免疫实验是证明动物间亲缘关系远近十分重要的经典方法。它是用异种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反应,从沉淀反应可以看出被测动物间在生理上的亲缘关系远近。
一种动物的抗血清(抗体)除和本种动物的血清发生强沉淀反应外,对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的血清也可发生程度不同的弱反应。将人、黑猩猩、大猩猩的血清注射到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然后将含有不同抗体的血清(抗血清)取出,与人、黑猩猩、大渥猩的血清相遇,反应强度的不同说明人和这些动物的亲缘关系有远近的不同。人和黑猩猩的关系较近,和大猩猩的关系较远。
21.简述DNA 损伤修复主要方式。
【答案】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碱基错配,DNA 重组过程中其双螺旋结构也常常会被局部破坏,造成各种损伤。在一定条件下,生物体(或细胞)能使其DNA 的损伤得到修复。这种修复功能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机制。细胞的DNA 损伤修复方式如下: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易错修复。其中最常见的修复系统是切除修复。
(1)切除修复的定义:是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 分子中受损伤的部位切除,以另一条完整的单链为模板合成切去的部分,使DNA 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切除酶可以识别多种DNA 损伤。
(2)切除修复的特点:切除修复是一种普遍的修复功能,它并不局限于某种特殊原因所造成的损伤,而能一般地识别DNA 双螺旋结构的改变,对遭到破坏而出现不正常结构的部分加以切除。
(3)切除修复的意义:细胞的切除修复对于保护遗传物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